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农业农村部:秋粮产量进入形成关键期 面积预计稳中有增

2025-07-17 17:11: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人民网北京7月17日电 (方经纶)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3/4,要完成今年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的目标任务,关键看秋粮。7月1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负责人吕修涛介绍,秋粮面积预计比上年稳中有增,秋粮作物长势总体正常偏好。

目前,距离秋粮大面积收获还有2个多月时间,进入了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自然灾害多发重发期。

“从我部农情调度、各地反映和实地调查看,今年秋粮的生产基础还是不错的。”吕修涛表示,面积落实上,目前除南方部分双季晚稻和晚秋粮食作物未播种外,秋粮的面积基本落地,预计比上年稳中有增,特别是高产作物玉米今年增加较多。苗情长势上,东北今年春播期间大部分地区墒情适宜,西部传统旱区今年无需造墒播种,基本实现适期适墒播种;黄淮海夏播期间出现多轮降雨天气,有效改善了土壤墒情,小麦收获腾茬较早,夏播进展顺利。特别是今年各地推进大面积单产提升,应用高性能播种机,集成推广合理密植、水肥一体化等措施,播种出苗质量较高,加之光温水较为匹配,秋粮作物长势总体正常偏好。

吕修涛表示,夺取秋粮丰收,还要过多个关口。农业农村部已经启动实施“奋战100天抓夏管提单产抗灾夺秋粮丰收行动”,又联合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召开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推进视频会,对抗灾夺丰收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安排。

“下一步,我们将一手抓单产提升促增产,一手抓防灾抗灾减损失,全力夺取秋粮好收成。”吕修涛表示,一方面,抓田管提单产。围绕大面积单产提升,持续组织包省包片工作组和科技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水肥调控、化控防倒、“一喷多促”等稳产增产措施落实,促进苗情转化和均衡增产。另一方面,抗灾害防病虫。紧盯重大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应急响应,提早落实防灾减灾的关键措施;同时,强化大区联合监测、分区协同治理,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努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 相关阅读
  • 创历史新高!上半年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2.4亿人次

    人民网北京7月17日电 (记者王连香)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获悉,今年以来,铁路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深化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旅客运输组织,丰富客运产品供给,不断提升旅客运输能力和...

    时间:07-17
  • 国家知识产权局介绍“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进展

    人民网北京7月17日电 (记者乔业琼)今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进展新成效。 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表示,“十四五”时期,国家知识产权局...

    时间:07-17
  • 第三届链博会主宾省(山东)活动举行

    人民网北京7月17日电 (焦磊)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期间,第三届链博会主宾省(山东)活动在链博会现场举办。活动通过展览展示、举办“中国(山东)·泰国主题活动暨供应链国际合作推介洽谈会”等,推动山东...

    时间:07-17
  • 重子内观测到物质—反物质不对称现象

    原标题:重子内观测到物质—反物质不对称现象科技日报北京7月16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自然》杂志16日正式发表的论文称,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团队在大型强子对撞机底夸克实验(LHCb)中,首次在一种重子类的衰变复合亚原子粒子中...

    时间:07-17
  • AI输出“偏见”,人类能否信任它的“三观”?

    原标题:AI输出“偏见”,人类能否信任它的“三观”?人工智能(AI)已成为我们不可分割的“伙伴”。从聊天机器人、语音助手到自动翻译,AI不断介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理解。然而,它能做到“客观中立”吗? 据美国《麻省理工科技评...

    时间:07-17
  • 滴状冷凝传热实验首次“上天”开展

    原标题:滴状冷凝传热实验首次“上天”开展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蕴 通讯员于舒雯)7月15日凌晨5时34分,搭载天舟九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点火发射。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入轨后,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由...

    时间:07-17
  • 把“脆弱”壁画录入“数字世界”

    原标题:把“脆弱”壁画录入“数字世界”高平开化寺宋代壁画、应县木塔辽代壁画、朔州崇福寺金代壁画……在不久前举行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山西省晋中市晋之源壁画艺术博物馆(以下简称“晋之源...

    时间:07-17
  • 国内首个低空飞行器风洞启用

    原标题:国内首个低空飞行器风洞启用科技日报广州7月16日电 (记者叶青 龙跃梅)16日,国内首个专注低空飞行器气动研究的复合型风洞在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以下简称“广天院”)正式落成并启用。该风洞填补了低空飞行器从实验室...

    时间:07-17
  • “中国天眼”看清极高速星际云内结构细节

    原标题:“中国天眼”看清极高速星际云内结构细节科技日报上海7月16日电 (记者王春)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联合国内外科研机构,依托被称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银河系一团超高速运动的星际气体...

    时间:07-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