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科协年会助力青年人才挑大梁

2025-08-03 11:28:00

来源:科技日报

7月1日至31日,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活动在北京集中举办,围绕“示踪科技前沿 助力创新发展”主题,开展主论坛、专题论坛、平行论坛、发布、宣传与科普、展览展示与场景体验等6个版块百余项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7月31日,中国科协举办第二十七届科协年会新闻通气会。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副部长肖朝琼介绍,本届年会共吸引110余人次院士在内的7000余人次科技工作者参与研讨。其中,40岁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占比高达57%,共计开展990余个高水平学术报告。

让青年科技工作者深度参与并主导前沿讨论,是本届年会的亮点之一。

作为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代表,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张慧今年参会收获颇多。

她表示,在“具身智能机器人”论坛上,专家们深入探讨“从仿真到真实世界的‘Sim2Real’挑战”“多模态感知融合”等前沿问题,启发她将具身学习思想融入自身研究的思路。

本届年会上,平等交流气氛格外浓重。

张慧观察到,不少青年学者在会上纷纷向院士、专家直接提问。在她看来,这种自由讨论、互相质疑的氛围,有利于打破思维定式,深化问题认知,最终催生更具价值的创新成果。

优化学术研讨机制、增加交流时长、聚焦讨论非共识议题,这给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肖国梁留下了深刻印象。

肖国梁是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副研究员,长期专注于研究核聚变问题。在参加“可控核聚变商业化关键技术进展专题论坛”时,他注意到,论坛吸引了来自学界、企业界和技术界的不同领域参与者,共同探讨核聚变的前沿问题。

“大家打破学识层级与年龄层级的限制,围绕‘核聚变的商业化关键技术’‘核聚变发展引发的安全监管’等存在不确定性的议题深入研讨,这种氛围有助于培养发散性思维,有力推动学术创新。”肖国梁说。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秘书长申彦红表示,本届年会鼓励拥抱科研的不确定性,鼓励创新中的非共识观点。各论坛精心设计充足的交流讨论环节,为不同的学术观点碰撞思想火花创造了条件,营造了更包容和开放的学术环境。

  • 相关阅读
  • 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第三致密天体存在迹象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获悉,该台研究员韩文标带领的科研团队,首次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附近。这一成果是引力波天文学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为揭开双黑洞的形成之谜提供了全新线索。相关成果于8...

    时间:08-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