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业界:人工智能相关岗位需求呈增长态势

2025-08-20 09:01: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人民网北京8月20日电 (记者乔雪峰)当前,在数字化、智能化浪潮下,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民众生活的众多方面,并且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从智能制造到智慧医疗,从智慧城市管理到个性化教育服务,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渐融入千行百业,成为产业创新发展的基座技术与基础产业。

专家表示,人工智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也成为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关键一环。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其储备数量、培养质量与发展潜能是支撑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突破、场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基础。

面对供不应求的人才市场,人工智能相关岗位的平均薪资水涨船高,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专业更是成为填报志愿时的热门选择。

今年以来,人工智能领域“抢人”大战呈现白热化,并已经延伸至实习生招聘市场。根据脉脉发布数据,2025年2月,人工智能相关岗位数量同比增长10倍。7月,人工智能相关岗位数量较2024年1月飙升29倍。

从企业的“抢人”大战也可以看出行业对人才的渴望。目前,超过1000家企业在该平台上招聘人工智能人才。这些企业来自互联网、电商、大模型等多个行业。截至2025年7月,平台上在招的人工智能岗位超过7.2万个,涵盖技术岗和非技术岗。其中,非技术岗包括运营、设计、HR、项目经理、销售、市场等多个工种。

人工智能领域从业者也有显著的跳槽意向。据脉脉商业运营总监杨滢透露,2025年2月以来,平台上每月新增上万名“正在看机会”的AI人才。7月,超四成国内AI头部公司员工的求职状态为“正在看机会”,具有明显的跳槽意向。

随着AI技术深入赋能各行各业,还需要既懂人工智能又懂行业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专家表示,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应用,不同层次和领域的AI人才需求会更加细分,因此,高校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上应更加注重人才的差异化培养,以适应不同产业方向的需求。

  • 相关阅读
  • 业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让AI赋能钢铁行业发展

    人民网北京8月20日电 (记者杜燕飞)日前,在东北大学联合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联合举办的“AI+钢铁”技术发布会上,与会嘉宾表示,钢铁工业已成为新一代人工智能(AI)深度赋能的实践场景,目前已在生产流程优化、质量控制、供应...

    时间:08-20
  • 8月LPR报价保持不变

    人民网北京8月20日电 (记者黄盛)中国人民银行20日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新版LPR报价:1年期品种报3.0%,上月为3.0%;5年期以上品种报3.5%,上月为3.5%。 东方金诚首席分析师王青向记者表示,LPR报价连续三个月保持不动,...

    时间:08-20
  • 对口援疆 潮涌天山 | 沙子变金子 大漠深处吃上“旅游饭”

    乘车沿着笔直的沙漠公路前行,起伏的沙丘勾勒出一条条波浪线,转过一个弯,伫立着的沙漠之门和一汪池水便呈现在眼前。 虽然天气炎热,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三五九旅文化旅游区里仍有不少游客打卡拍照,一些游客或骑着骆驼,...

    时间:08-20
  • “科技+”助力文旅消费场景焕新升级

    在贵州,《再回西游》情景剧利用裸眼全息影像、AI建模及智能交互等技术,带领观众以第一视角重走取经路;在重庆,上千架无人机腾空而起,不断变换灯光、队形,带来了一场流光溢彩的视觉盛宴……今年夏天,在智能科技加持下,旅游场景...

    时间:08-20
  • 对口援疆 潮涌天山|钢铁丝路贯东西 援疆班列激活开放新动能

    一列满载新疆棉纱的列车从阿克苏驶出,几天后就将准时抵达浙江工厂;搭载“浙江制造”的商品乘“浙新吉”专列横跨近万里,经新疆口岸奔赴中亚各国……这条横贯东西的“钢铁丝路”,正成为浙江援疆推动区域经济循环的强大引擎...

    时间:08-20
  • 共享机遇、共谋发展 我国明确空中丝绸之路发展方向

    空中丝绸之路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完善海陆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布局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我国与共建国家一道,不断携手推进民航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人文交流“心联通”,让这...

    时间:08-20
  • 量质并举 业界多举措提升民航服务品质

    人民网北京8月20日电 (记者乔雪峰)近年来,民航系统以“真情服务”为核心,通过政策引导、技术赋能和企业创新,推动服务质量与运输规模同步跃升,为乘客提供更加高效、便捷、温暖的航空出行体验。 民航局连续多年开展服务质量...

    时间:08-20
  • 六组数据感受我国消费市场活力强、潜力足

    内容来源:国家统计局、国新办新闻发布会 图片来源:新华社、视觉中国 设计/编辑:郝帅...

    时间:08-20
  • 从“白花花”到“黄澄澄” 盐碱地上蹚出共富路

    我国盐碱地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因地制宜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应有之义。近年来,我国加快选育耐盐碱特色品种,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提供了重要助力。...

    时间:08-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