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固态电池生产设备企业上半年订单激增

2025-09-04 08:50:00

来源:证券日报

原标题:固态电池生产设备企业上半年订单激增

近期,固态电池生产设备企业订单激增引发资本市场广泛关注。据深圳市高工锂电有限公司不完全统计,2025年上半年,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导智能”)、海目星激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目星”)、深圳市赢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赢合科技”)、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头部设备企业披露的新签及在手订单总额已超过300亿元,同比涨幅高达70%至80%。

财通证券研报认为,2025年以来,固态电池技术持续获得突破,多家车企计划于2027年左右开始搭载全固态电池,行业产业化进程加快。随着中试线的陆续落地以及锂电扩产周期的重启,设备企业基本面有望持续改善,继续看好产业周期与技术进步共振。

技术突破驱动需求骤增

固态电池生产工艺与传统液态电池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干法电极、固态电解质复合、等静压成型等新增环节,推动固态电池生产设备需求激增,进而带动相关上市公司订单暴涨。

具体来看,先导智能2025年上半年新签订单总额达124亿元,同比增长近70%;海目星上半年新增订单约44.21亿元,同比增长117.5%,截至6月末在手订单规模突破100亿元;赢合科技截至一季度末因订单合同负债金额达27.59亿元,创历史峰值,环比增长67%;利元亨截至5月末在手订单为49.21亿元。

技术突破是设备需求爆发的核心驱动力。在固态电池新技术布局方面,海目星是业内首家同时进行“硅碳负极+硫化物电解质”双技术路线布局的企业;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完成多款全固态电池的测试研发工作,预计将在年底向战略合作伙伴客户交付60Ah级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有望带动相关设备需求。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教授张佳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新能源车、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应用领域对电池能量密度要求的不断提升,倒逼产业链企业加码布局固态电池领域,随着研发投入加大,产业有望进入发展快车道。

产业链协同加速

固态电池的产业化离不开产业链协同。上游材料端,江西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在硫化物电解质及原材料、氧化物电解质等固态电池关键环节具备了研发、生产能力;近期,上海洗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竞得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挂牌出售的硫化锂业务相关资产,并拟与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合资设立公司控股子公司,开展硫化锂相关业务,进一步提高公司在锂离子固态电池先进材料领域综合竞争能力。

电池材料端,电池正极材料龙头企业五矿新能源材料(湖南)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29.04亿元,同比增长15.85%。公司董秘曾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聚焦全固态电池材料技术攻关,重点布局高界面通量固态电池高镍正极材料与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等研发方向。目前相关产品已实现百公斤级批量交付。

电池厂方面,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报业绩会信息显示,预计固态电池2027年将实现小规模量产,2030年有望实现规模化应用。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首条全固态中试线已正式贯通,金石全固态电池目前处于中试量产阶段,良品率已达90%。同时,公司已正式启动第一代全固态电池2GWh量产线的设计工作。

下游应用场景的拓展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新能源车领域,蔚来上半年30.1亿元研发费用中,半固态电池量产线建设占据最大比例;低空经济领域,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EH216系列eVTOL将采用国轩高科最新研发的46系列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圆柱电芯;储能领域,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在8月份成功斩获总容量高达2.8GWh的独立储能项目订单,这也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半固态电池储能项目。

多重信号显示,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入倒计时。“固态电池技术路线日益明朗、产业资本加速涌入,行业正逼近从实验室迈向规模化量产的临界引爆点。当前,随着固态电池研发技术的持续突破与产业链配套的日臻完善,其产业化路径更为清晰,各环节协同效应正加速凸显。”张佳峰表示。

  • 相关阅读
  • 市场监管总局开展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三年行动

    人民网北京9月4日电 (记者郝帅)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印发《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

    时间:09-04
  • 产业向新、开放提质 中国经济屡获“信任票”

    近期,瑞银、德意志银行、惠誉等多家国际机构纷纷上调对中国2025年经济增速的预测,用实际行动表达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多家外资机构表示,随着中国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以及企业盈利前景改善,中国机遇、中国资产的吸引力正在稳步...

    时间:09-04
  • 逾8100亿元研发投入 擦亮上市公司创新底色

    原标题:今日视点:逾8100亿元研发投入 擦亮上市公司创新底色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再上新台阶,全市场超8100亿元,同比增长3.27%,增速较去年同期提升近2个百分点;整体研发强度2.33%,同比小幅提升。这组数据不仅擦亮了上市...

    时间:09-04
  • 水利部针对陕西省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人民网北京9月3日电 (记者欧阳易佳)记者从水利部获悉,9月3日14时,水利部针对陕西省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据水利预报,9月3日至4日陕西部分地区将有大到暴雨,预计3日陕西东南部将有大到暴雨;4日陕西大部将有中到大雨,其...

    时间:09-03
  • 线上线下联动 催生文娱消费新浪潮

    人民网北京9月3日电 (记者王绍绍)几年前,一位短视频创作者回到日渐冷清的大柴村,开始用镜头记录乡村日常。 他通过组织村运会、村晚、包饺子大赛等活动,复活了悠花灯等传统技艺,重现记忆中热闹温馨的乡村图景。 这些活动吸...

    时间:09-03
  • 企知道吴初明:数据赋能让企业在创新发展中富有活力

    人民网北京9月3日电 (记者王绍绍)在2025人民数据大会“数据赋能新质生产力与创新发展”平行论坛上,企知道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吴初明以《数据驱动技术跃迁:破解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为题发表主旨演讲,结合全...

    时间:09-03
  • 解读数据要素发展新路径

    人民网北京9月3日电 (记者王绍绍)在2025人民数据大会“数据赋能新质生产力与创新发展”平行论坛上,人民网人民数据副总经理、人民数据研究院院长陈丽发布并深度解读《中国数据要素发展报告(2025)》(下称《报告》)。该《报告...

    时间:09-03
  • 数据赋能新质生产力:解决实际需求,为企业发展注入动能

    人民网北京9月3日电 (记者王绍绍)8月26日,在2025人民数据大会“数据赋能新质生产力与创新发展”论坛现场,一场聚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如何破解企业新质生产力转化难题的圆桌讨论成为焦点。来自企知道、斯贝达电子、华电联合...

    时间:09-03
  • 房汉廷:数据要素的“息壤基因”与新质生产力的破局之道

    人民网北京9月3日电 (记者王绍绍)在8月26日举行的2025人民数据大会“数据赋能新质生产力与创新发展”平行论坛上,浙江大学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领军人才、研究员房汉廷以《数据价值炼化能力对比分析——来自中国、美国与...

    时间:09-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