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中国“人工智能+”加速赋能千行百业

2025-09-07 10:15:00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中国“人工智能+”加速赋能千行百业

能与人对话交流的人形机器人前围满体验者;人脸识别设备犹如“AI医生”,通过眼部扫描即可完成远程问诊并生成健康评估报告;数字孪生技术构建的虚拟大桥让参观者直观读懂世界级大桥的精密建造工艺……

日前在贵阳举行的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简称“数博会”)专业展区内,这些充满科技感的场景,勾勒出“人工智能+”加速赋能千行百业的生动图景。

在375家中外参展企业带来的数字经济相关产品和服务方案中,超过60%与“人工智能+”相关。这不仅让观众提前“触摸”未来生活,更成为中国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深化“数字中国”建设的生动注脚。

8月28日,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州贵阳开幕,小朋友在数博会上观看机器狗。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科大讯飞在数博会上发布“城市智能体”概念方案。“从现场呈现的诸多智能体、智能终端展品,以及与会中外专家交流的话题不难看出,中国‘人工智能+’行动对消费、生产、生活等领域的影响正越来越明显。”科大讯飞数字政府业务部总经理陈敏军说。

中国国家数据局副局长余英表示,当前全球数字经济已迈入以数据要素市场化为核心、以智能化技术为驱动的新阶段。

这种以智能驱动为标志的赋能效应,在中国基层治理中体现得较为显著。不久前落幕的“村超”全国赛总决赛,让西南小城贵州榕江迎来超高人气,但大量自驾车辆从全国多地涌入,也给当地交通带来巨大考验。

贵州交管部门依托“全省高速公路车辆运行态势”模块,通过融合高速公路交警卡口、交通ETC、收费站匝道卡口等数据,绘制了“全省高速公路车辆实时运行一张图”,提前预判车流高峰,及时引导车辆从城郊匝道分流,有效缓解拥堵。据了解,该系统已为全省上千场大型活动提供交通保障,提升通行效率。

作为中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的智能技术应用场景远不止于此。

为方便游客夏季来黔旅游,贵州推出旅游智能助手“黄小西”。“‘黄小西’的命名,源自贵州最具代表性的三大景区——黄果树瀑布、荔波小七孔、西江千户苗寨。无论游客是旅游达人还是初次来黔的‘小白’,都能通过它享受到贴心的智能服务。”贵州省副省长罗强介绍。

8月28日,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州贵阳开幕,这是数博会上展出的带电作业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当前,贵州正推动算力、数据、应用和产业协同联动,持续做强做优数字经济,其中发展以行业大模型为重点的人工智能产业是核心工作之一。罗强说:“目前我们已在全省24个重点产业中,打造了近100个大模型应用场景。”

放眼全国,“人工智能+”的触角也延伸至更多领域:大庆油田使用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凭借高精度漏油识别等能力,大幅提升输油管道运维效率;上海AI教育终端可实时批改作业、推送针对性练习,被家长称为“AI私教”;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整合数十个部门数据,实现越来越多事项网上通办,做到“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

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坚实的产业基础。中国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最大拥有国,占比达60%。截至2024年底,中国已有302款生成式AI服务完成备案,940万软件开发者活跃在创新一线,为技术迭代提供核心支撑。

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中国政府近年来出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政策,并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设立规模600亿元的国家人工智能基金,持续布局人工智能与经济融合项目;400余家人工智能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速崛起,让“人工智能赋能”从抽象概念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变化。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介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规模广泛应用。

中国近日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关于“人工智能+”,提出加快实施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全球合作等6大重点行动,为行业发展划定清晰路径。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今年以来,在全球人工智能竞争与合作并存的背景下,中国人工智能热潮持续涌动,加速赋能经济社会各领域。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推进数据跨境流动试点与国际联合研发,通过技术共享、标准共建,为全球产业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中国动力。

  • 相关阅读
  • 2025年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发布

    原标题:2025年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发布记者从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获悉,2025年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和绿色治理指数6日发布。治理评价结果显示:2025年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平均值为64.94,提高了0.07,提升幅度趋缓;20...

    时间:09-07
  • 两部门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行动方案

    原标题:两部门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行动方案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方案明确,到2026年,预期实现营收规模和出口比例在41个工业大类中保持首位,5个...

    时间:09-07
  • 从“立柱架梁”到“积厚成势”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蹄疾步稳

    在沪苏浙交界处的太浦河上,全国首个跨省域房建项目——方厅水院日前竣工。为推动这一跨区域项目顺利实施,三地创新审批制度、探索一体化审批模式:浙江嘉善和江苏吴江主动赋权给上海青浦,由青浦牵头负责项目信息报送、...

    时间:09-06
  • 沈白高铁开始模拟载客试运行

    原标题:沈白高铁开始模拟载客试运行 本报长白山9月5日电(记者任爽、刘勇)4日,东北地区重要长大高铁——沈佳高铁沈白段(沈白高铁)开始模拟载客试运行。在沈白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前的“热身”试跑期间,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

    时间:09-06
  • 沪藏首次绿电交易达成

    原标题:沪藏首次绿电交易达成本报上海9月5日电 记者从上海电力交易中心了解到,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的支持与组织下,上海与西藏成功达成首次绿电交易,成交电量785万千瓦时。这一突破性成果填补了沪藏两地绿电合作的空白,成为...

    时间:09-06
  • 放大海湾经济黄金效益

    原标题:放大海湾经济黄金效益  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数据显示,经初步核算,今年上半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达5.1万亿元,同比增长5.8%。在海洋经济诸多板块中,海湾经济是极具活力的增长点。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加强海...

    时间:09-06
  • 演出经济考验城市“软实力”

    原标题:演出经济考验城市“软实力”  这个夏天,北京市朝阳区借势五月天乐队25周年演唱会,把演出经济与城市品牌深度绑定。公仔布景、街区改造、粉丝餐饮、互动体验……一场场演唱会,变成一次覆盖全城的沉浸式“宠粉行动...

    时间:09-06
  • 铁路暑运创历史同期新高

    原标题:铁路暑运创历史同期新高近日,载着1000余名九江足协球迷的G9813/2次“赣超”球迷专列缓缓驶出庐山站。车厢里,球迷们激动交流,“坐高铁看球赛就是快”。 为承接“赣超”热度,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对球迷流向进...

    时间:09-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