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12日电 (记者孙博洋)“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是引领能源消费革命、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引擎,其质量安全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理事长张沁荣在9月11日举行的第三届动力电池质量安全大会上表示。
9月11日至12日,由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主办的,主题为“智控质量安全 赋能绿色未来”的第三届动力电池质量安全大会在湖北省襄阳市举办。
会上,市场监管总局总工程师刘敏在致辞中表示,动力电池质量安全是一个全球性课题,需不断加强国际协作。我们将始终坚持开放合作的理念,积极参与制定国际统一安全标准,推动我国热失控防护、回收利用等技术成果转化。
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理事长张沁荣在致辞中表示,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向。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是引领能源消费革命、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引擎,其质量安全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力度,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黄克立表示,依托雄厚的汽车产业基础和丰富的磷硅矿产资源,襄阳市委、市政府以襄阳高新区为主阵地,持续打造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产业集群,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41.3%,一批动力电池产业项目集群发展,形成了从关键材料、电芯制造到回收利用的产业链条,产业生态不断优化,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市场监管总局质量监督司二级巡视员孙华进表示,作为产品质量安全的守护者,市场监管总局始终将产品质量安全作为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监督检查,推动标准制定,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同时,也需积极引导企业加强自律,提升产品质量,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和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程中,动力电池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其性能直接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安全性等关键指标。在本届大会上,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席明带来了“新能源汽车火灾安全监管技术与标准研究”的主题报告,深入分析了新能源汽车火灾安全监管的最新进展,他强调通过构建动力电池缺陷分析体系、加强召回技术支撑,为新能源汽车的安全运营提供有力保障。
清华大学教授王保国提出,通过发展大规模电能转化于储能的技术,调节与控制电力能源的产生、输送与消纳的全过程,尤其是通过能源形式之间的高效转化,实现不同能源的互联互通,是重要的能源技术战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