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18日电 (记者任妍、焦磊)知识产权作为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重要资产,其全球布局与有效保护直接关系到民营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近日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的“知识产权助力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专题论坛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高级顾问白光清表示,如今,全球创新模式正在不断发展变化,全球接近1/3的专利都与数字技术相关联,数字领域的创新方兴未艾,特别是中国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申请了接近70%的专利。知识产权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我们应对全球挑战的重要工具。
近年来,我国在5G通信、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研发培育了一大批高价值核心专利,涌现出一批凭借知识产权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赢得市场的跨国企业。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申请人提交的PCT国际专利和海牙体系外观设计申请分别同比增长12.7%和23.2%;全球前5000个品牌里,中国品牌价值达1.76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
在此背景下,知识产权“出海”,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应对纠纷能力尤为重要。
中汽信息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知识产权研究室主任王亮亮表示,知识产权风险在企业出海过程中不可避免。在应对出海风险方面,企业在战略层面要把标准和法规政策纳入同一个体系来进行管理。自主品牌企业在遇到知识产权风险问题时,要提升自身应对能力,摆脱只依赖外部的惯性思维。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诉讼事业部专利诉讼处处长柳冀认为,企业出海通常面临海外诉讼费用高、程序复杂,展会维权、临时禁令等风险,一方面要加强风险预警,另一方面建立快速反应制度,除了加强律师的储备以外,企业内部的制度应该足够灵活,以应对紧张的程序。
当前,知识产权“出海”已经从被动要求变成了主动选择。业内分析认为,在此过程中,有效运用知识产权可以赋能企业建立技术优势,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追觅科技法务知识产权部知识产权总监贾光奇认为,知识产权工作同样需要守正创新,在这一过程中,知识产权不仅应该成为企业的守护屏障、壁垒,为企业做出创新贡献,更要在坚持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为行业进行创新赋能。
OPPO公司知识产权总监马冬新认为,专利布局不仅要有法律的视角、技术的视角,还要有商业的视角、产业的视角,更要有国际的视角。在专利资产打造过程中,要根据企业商业策略决定自身的专利策略,在专利布局中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在专利生命周期的每一个节点对其进行价值评估等,把有限的资源运用到高价值专利打造上。
宁德时代专利合作部副部长张頔认为,中国制造业发展想要打破内卷,必须从成本竞争转向价值竞争,而价值的来源就是创新和差异化,这一切都需要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激励。在知识产权战略落地方面,宁德时代加强竞争性知识产权布局,开展差异化风险管控,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以及资产管理运营和全球资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