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守护地球家园 总书记提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2025-11-23 20:00:08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一部人类发展史,也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现实的鞭策。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正是中国面对这一时代之问给出的答案。11月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在巴西贝伦落下帷幕。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持续与各国一道深化气候适应合作,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共建清洁美丽、韧性包容的世界。

“历史的教训昭示我们,人与自然是休戚与共的生命共同体。”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全喜表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人类从历史深处得出的必然结论,是通往未来的唯一坦途。

答案,深植于博大精深的思想沃土。

它从马克思主义“自然是人类无机身体”等论断中汲取理论基石,创新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它从中华文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古老智慧中传承生态基因,让古老哲思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答卷,书写在神州大地的实践中。

“三北”工程建设铸就成功抵御风沙的绿色防线;绿色长城合围塔克拉玛干沙漠;山西右玉,昔日“不毛之地”化身“塞上江南”……一系列生态实践,正在为中国式现代化铺就最厚重的绿色底色。

“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中国预期实现目标的时间间隔为30年,远远低于某些西方国家60年或70年的时间,这体现出中国作为大国的担当。”李全喜说。

中国的回答,不仅为了自己,也为了共同的地球家园。

通过南南合作基金,资金流向最需要的“全球南方”;在东南亚,低碳示范区树立绿色标杆;在非洲,气候遥感卫星提供“天眼”监测;在岛国,节能灯点亮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国际舞台,中国同样是多边主义的坚定支柱。从为《巴黎协定》达成奠定基础的气候外交,到始终呼吁公平合理、推动发达国家履行历史责任,中国矢志推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迈向合作共赢。

喜看绿水青山颜。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宏伟画卷正在铺展。接续奋斗,久久为功,我们必将迎来一个又一个生态良好、文明兴盛的繁荣年景。

往期链接:

“还老百姓蓝天白云” 总书记殷之切切

总书记为何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