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好书推荐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蓝皮书

2015-03-27 09:45:53 来源:中国文化报

  6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蓝皮书。书中称,未经查证的“人肉搜索”近年来显著增多,网络暴力侵犯个人隐私成为社会问题。6月27日,国家网信办开始集中清理涉及公民个人隐私权和名誉权等信息,网络环境整治成了各方关注的新焦点。

  在全民网络时代,特别是移动互联网高速普及的现在,“网络曝光”成了日常随处可见的现象。不可否认,网络发出了很多代表群体意见的声音,反映了人们对公平正义的渴望,发挥了强大的监督力量。但同时,网络话语权的滥用也导致信息鱼龙混杂,部分偏执与极端的意见通过网络渠道流向社会,导致了网络暴力的形成。

  在网络时代传递正能量,网络舆论环境的进化与改善是前提,而要做到这一点,既要靠合理的监督与引导,也要靠社会和网民自身的努力。

  首先,重视社会责任应当成为网络时代公共良知的准则。网络是人们面向大众发出的声音,代表了每个人的社会责任,它不应仅仅是提出问题,也应探讨如何去解决问题。建议与提案同样属于正能量,从简单的指责变成具备“这是我该做的事情”的意识是网络舆论环境进化的重要标志,每位网络发布者都应将这一点铭记于心。

  其次,大众应当学会发布与接受正面信息。“不会发布正面信息”是我国从传统媒体时代起就有的问题,宣传色彩浓厚、追求“高大全”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在网络时代非但没有消失,反而演化成了更加畸形的洁癖,“踩”就要体无完肤,“顶”就要十全十美,这造就了和“阴谋论”相对应的“英雄幻想”,导致正面信息失去了真实感和可信度。

  要把握好正面信息,“平凡而真实”的意识尤为关键。正面信息不一定非要“树典型”,生活中的些微善举、点滴温馨,都可以化作只言片语的赞美,成为令人展颜的正能量。另外,能为浏览者提供便利的功能性讯息同样属于正面信息的一种,介绍购物心得、提供行车路线,这些移动通信时代的信息共享同样可以发挥正能量,成为社会生活的润滑剂。

  最后,人们还应当掌握网络时代的阅读技巧,构筑“过滤”负能量的心理防线。构筑这种防线其实并不难,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遵循大众传播的基本规律,从来源、传播渠道与内容细节来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对具有明显人身攻击色彩或者过度泄露个人隐私的消息多加留意、慎重处理。只有这样,网络意见的表达才能趋于理性,正能量也才能获得释放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