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美文趣文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贾平凹》系列连载
换老婆的故事(六)
http://www.slrbs.com  2015-05-15 11:18:29  陕西农村网-陕西农村报
  朱仕魁是个比较有本事的人,有文化,自学了一些医术,家里生活条件不错。因为家庭地主成份,父亲在镇反时被镇压,朱仕魁的婚事就成了大问题。直到年龄大得不能再大时,才从距县城较远的柴坪区高山垴带回来解吉荣。解吉荣长相不丑,皮肤挺白,头脑有点不够用但也不是傻子,朱仕魁从心里不喜欢。邹本兴因为麻子脸,也是大龄后找了同生产队的徐桂芝,徐桂芝聪明伶俐,显然与邹本兴不般配。两对夫妻后来是朱仕魁夫妇首先感到不顺心,朱仕魁不知什么时候和徐桂芝有了私情,常常把解吉荣赶出家门。一天,邹本兴看见在大柿子树下哭泣的解吉荣,就走上前去说人家不要你了我要,便就领回了家,于是徐桂芝也就堂而皇之地住在朱仕魁家不再回来。这样双方便在默认中各自过起日子,村上人也不加干涉,认为这样也好。后来公社干部下乡,发现这种违背《婚姻法》的事情,强令双方女人各自回到她们原来家里去。可是公社干部一走,她们又都跑回新家。经过这样三番五次折腾,最后公社同意让他们去,先各自办了离婚,接着又登记了结婚,于是便都名正言顺了。
  这样一个被粗俗地称之为换老婆的故事,即使从男女追求婚姻自由的主题,也没有多少文章可做。一方男女无视法律和道德的束缚,超越本身社会地位条件,去寻求自己婚姻中较为满意的配偶,另一方则是无可奈何下接受了一种现实,好在交换之后都觉得称心如意而巩固了下来。与小说《鸡窝洼人家》中展示的家庭矛盾毫无关系,更不要说与所反映的深刻主题有什么联系。
  那天贾平凹和何丹萌跟往常一样起床并不早,因为先一天已经讲好午饭在邹本兴家吃,大约十点钟左右我们才从县城出发,到结子公社农科站7公里,吉普车不到半小时就到了。汽车又直接开到阳坡,在邹本兴家门口停了下来。邹本兴俩口子早有准备,听见汽车响一齐迎了出来,十分高兴地欢迎我们到来。堂屋的正中间摆着小饭桌,周围几条小板凳擦得很干净,稍好一点儿的香烟和茶水放在桌子上,客客气气地忙火了好大一阵子。
  孙见喜多部作品和丹萌的《贾平凹透视》,都对贾平凹去结子公社  农科站采风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叙述。这里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他们的记述80%以上都是不符合实际的。孙见喜不是当事人,所写一定是从何丹萌处听来,反正没有打问过我。可是何丹萌亲身经历,他怎么对孙见喜讲的我不清楚,为什么在自己的作品中,竟也大多照抄照搬孙见喜凭着想象的编造?其中的缘由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这里,我先就丹萌写的《贾平凹透视》中所叙述的这件事,以我的亲身经历所见予以“辩伪”。
  《贾平凹透视》这一段开始时先对我进行了介绍:
  马健涛,渭北大荔人,农学院毕业后分来镇安,时任县委办公室副主任, 写了不少小说, 也曾在《延河》任实习编辑。这天, 他领着我们去20公里外的地方访问植桑养蚕专业村。老马在那个村里蹲过点,知道每家每户的那本“难念的经”。
  这其中,我不是农学院毕业而是林业学校毕业,只发表过一篇小说而不是不少小说,此时还未去《延河》编辑部,那是回到大荔县五六年以后的事儿,结子公社农科站距县城7公里而不是20公里外,更不是植桑养蚕专业村,这里从来都没有人养过蚕。短短不足百字一小段,竟有五处之错。
  《贾平凹透视》接着瞎编:
  车行15公里后,就徒步进沟,然后爬山。山上的田坎边,有绿油油的桑苗,老马说:“这是那年学习湖北罗田县的经验,开展因地制宜的多种经营,就搞起了植桑养蚕。以前这儿的山民,养的是柞蚕,把蚕放在野生的柞树上生长,动辄就被老鸦吃光了。”平凹噢噢地点头,边喘气边听讲,不时举目四顾,还欣赏那云蒸霞蔚的好风光。
收藏文章 编辑:刘 延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