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美文趣文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贾平凹》系列连载
骨子里就是个农民(十五)
http://www.slrbs.com  2015-05-27 08:25:42  陕西农村网-陕西农村报
  2008年9月,我在陕西省眉县林业学校时的一位老同学找我,说是北京有个在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办公室工作过的人,打电话要贾平凹的字,总共23幅,在北京听说每幅2.5万元,看看要这么多能便宜到什么价格。我找贾平凹谈了,他说拿中央领导吓人,每幅可以少一千元。我说这跟没少一样,问两万元行不行?他下了很大决心似地说:“两万一,少一分都不写。”我说23幅,40多万元呢?他说:“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就是不想给他写。”贾平凹写字,对厅级以上领导从不讲价。下边来人以领导名义施压,贾平凹则说,那叫他亲自来当面给他说。领导不会因为少掏几个钱放下臭架子,贾平凹也就是这么个不识抬举。
  贾平凹的画,我没有看出有多少高深的东西,以为是把他头脑里的思考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也许这就是所谓的艺术。几年前的一天晚上,我随贾平凹到他楼下“天茗茶庄”去,茶庄女老板是个颇有点艺术素养的人,在二楼有个自己的画室,贾平凹瞅空也去那里画画消遣。这天贾平凹进了茶庄说是去画室,直接上了二楼,屁股后边立时跟来了几个人。画室墙上有一幅贾平凹没有作完的画,看上去黑乎乎一片。贾平凹拿起笔在纸上画了起来,这儿涂涂,那儿抹抹,越涂抹越让人觉得不知所云。不料旁边不少人却不停地喊好称奇,还有人称国宝,让我顿生出一种鸡皮疙瘩感。贾平凹终于画完后,放下笔,问:“咋样?”我在最近处,说了句:“狗球都不像!”旁边的人没有再喊好。据说是西安某大学美术系教授的一个人有点不屑地说:“俗人不谈画。”我斜视了那人一眼没有吭声,想着教授也就是这么个水平,贾平凹的画大概就是让这种人忽悠得不得了的。
  贾平凹的收藏与那些专门的收藏家相比完全是两回事。爱好收藏者一是藏宝,自得其乐,二是赚钱,为着增值。贾平凹这两条都不是,纯粹是写作之余心血来潮。他住在陕西电视台家属院9号楼六层时,一天我在他那儿,有两个人按照约定扛来一个据说是汉代的玉石观音菩萨雕像。贾平凹看来看去不知真假,问要多少钱?来人说6万元。我看那东西雕刻得倒还细致,有差不多1平方米那么大,不会很便宜。贾平凹问最少多钱卖?来人说确实是汉代的,6万元没有多要。贾平凹说,那你就拿走吧。来人问你给多少钱?贾平凹说:“我收这些东西都是玩的,最多掏钱没超过两万元。你还是找人家专门搞收藏的去,或许能卖个大价钱。”来人说可以以字来换,字和东西各说各的价。按照当时贾平凹的字价,算下来有20多幅,贾平凹推脱说没时间写。来人说不马上就要,一年之内什么时候写下几幅拿几幅,最终凑够数就行了。贾平凹哼哼唧唧什么也不讲,最后打发来人走了。我说,又不用花钱买,写字换怕啥呢?贾平凹说,你不知道,也许是来套字的,真要是汉代的怕6万元拿不到。咱也不是弄这种事的,不在这方面花那么大的本钱和心思。
  贾平凹书房里摆满了各种大大小小的坛坛罐罐、石头,还有木雕、树干、树根等乱七八糟的东西。贾平凹收藏全凭一时兴趣,最早时是石头,后来是坛坛罐罐,再后来是烂树根,现在又成了佛像。一个时期热什么,看见一个好东西,千方百计都要弄到手,过了这一个时期,瞎好都不要了。有一天我在贾平凹书房,陕北宜川一位女干部来访,看见屋里有很多石头,便说她那里有一块石头很像个什么动物,请人打磨了一下跟真的一模一样,说不知道贾平凹喜欢这些东西,再来时一定带给他。贾平凹说,打磨过的再像都不要,我要的是那种自然的,猛看有点像,越看越觉得像的东西。贾平凹收藏是为了丰富艺术想象力,他把很多东西摆放在书桌周围,意在营造一种艺术氛围,走进他的书房就如同走进了艺术世界。我问过贾平凹:“你爱这些东西,女儿可能都不稀罕,将来咋处置?”贾平凹说:“还不是都送给国家,人家爱咋处置咋处置。”
收藏文章 编辑:刘 延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