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水平开放“进”看世界 医疗创新“博”出未来
智慧关节机器人、降血脂创新药物、高压注射系统……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上,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精彩纷呈,多款医疗创新产品、尖端技术和服务集中展出,进一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时间:11-10 -
这场国际盛会何以让五洲来客收获满满
来自129个国家和地区的3496家展商汇聚上海,“四叶草”内洽谈欢、签约忙;境外发言嘉宾占近半数,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上,“坚持高水平开放”“共享发展新机遇”的和音愈发响亮;世界500强行业龙头秀技术,来自最不发达国家的展商…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时间:11-10 -
12月1日起民航旅客运输服务推广使用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
本报讯(记者韩昱)11月9日,《证券日报》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了解到,继铁路客运领域推广使用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后,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民航局联合对外发布公告,自2024年12月1日起,在我国民航旅客运输服务领域推…
来源:证券日报网 时间:11-10 -
欧姆龙:数智赋能慢病管理“换挡提速”
人民网上海11月10日电(欧阳易佳)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欧姆龙以数智化赋能慢病管理,将进一步服务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新技术、新理念带入了进博会展厅。…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时间:11-10 -
水利部指导做好台风“银杏”防范应对工作
人民网北京11月10日电(欧阳易佳)据水利部消息,今年第22号台风“银杏”(强台风级)11月10日上午10时中心位于海南省三沙市北偏东方向约245公里,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42米/秒),预计将以每小时5~10公里的速度向西南方向移动。受其…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时间:11-10 -
从一粒咖啡豆到一座博物馆
人民网上海11月10日电(唐佳)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巴西国家馆里,来自大洋彼岸的咖啡生豆、农产品等纷纷“上新”;在场馆之外,多位业界人士齐聚昆山,共同见证了瑞幸巴西咖啡博物馆的揭幕。作为世界…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时间:11-10 -
探索健康管理方案 业界展示心血管创新科技
人民网北京11月10日电(记者许维娜)11月5日至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举行。本届进博会延续了食品及农产品展区、汽车展区、技术装备展区、消费品展区、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服务贸易…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时间:11-10 -
在进博会看保险业以新技术驱动新服务
人民网上海11月10日电(记者车柯蒙)风险雷达预警系统、“智能理赔4.0”系统、“水精灵”装置、智能无人机应用……走进第七届进博会的展厅,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正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优化客户体验,实现金…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时间:11-10 -
进博会参展商携创新成果亮相 助力糖尿病智能化管理
人民网北京11月10日电(记者许维娜)11月5日至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举行。据悉,共有129个国家和地区的3496家展商参加,国别(地区)数和企业数均超过上届,本届进博会“朋友圈”持续扩容。记者…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时间:11-10 -
拜耳影像诊断:推动医疗创新成果释放溢出效应
人民网北京11月10日电(焦磊)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期间,由人民网主办、拜耳医药影像诊断业务部协办的“以高水平开放促进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现场配套活动在上海举办。会议上,拜耳影像诊断全球…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时间:11-10 -
《财米油盐》不定时vlog | 外国人来进博会,路上花了多久?
每年进博会,许多外国企业及机构代表都不远万里,专程前来为自己的产品站台“打call”。他们一路上花了多久,此趟旅程又实现了哪些期待?《财米油盐》带你看!…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时间:11-10 -
进博观察 | 144小时,进博为世界打开了怎样一扇窗口?
144个小时,129个国家和地区,3496家参展商……11月5至10日,“四叶草”美丽绽放,“东方之约”魅力不减。连续举办了七届的进博会,吸引力从何而来?为世界打开了怎样一扇窗口?——这里是“全球好物”的购物车非洲的牛油果,柬埔…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时间:11-10 -
推动农业全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农资保供平台成立
人民网北京11月10日电(记者李栋)在近日召开的2024年度中国农资经销商年会暨第四届智慧农资发展与应用大会上,全国农资保供平台正式成立。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平台以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宗旨,是由化肥农药等农资骨干生…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时间:11-10 -
进博夜话:拥抱AI时代 共享美好未来
以人工智能(AI)为代表的未来科技新风,在今年的进博会加速涌动。“四叶草”内,“人工智能+”遍地开花,AI应用场景持续拓展,赋能千行百业、助力美好生活之势尽显。黄浦江畔,一年一度的人民网《进博夜话》将镜头定格于AI…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时间:11-10 -
超2万亿元 税收政策有力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9月,现行政策中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20868亿元。今年以来,税务部门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推动政策红利精准快速直达经营主体。“真金白银”的减税降费…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时间:11-10 -
好品中国丨“酸柠檬”种出“甜日子”
没错今天的主角就是柠檬单提到这两个字便足以令人口舌生津无论是酷热焦渴时的一杯冰镇柠檬饮还是食欲不振时的一盆捞汁小海鲜和柠檬有关的一切总能轻松激活味蕾水果圈的“头号玩家”柠檬由酸橙和香橼…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时间:11-10 -
绘说现代化丨相约进博 共享未来
聚焦前沿打造创新生态、首发新品引领行业创新、展会联动共商创新愿景......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15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加国家展和企业展。我国积极发挥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作…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时间:11-10 -
业界:加快传统物流转型升级 营造现代流通物流新生态
人民网北京11月10日电(记者乔雪峰)物流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降低物流成本的政策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我国社会物流成本水平稳步下降,物流综合效率和服务…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时间:11-10 -
提升新能源汽车检测技术水平 为交通运输业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人民网北京11月10日电(记者乔雪峰)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快车道,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472万辆,占汽车总量的7.18%。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1813.4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73.35%。上半年新注册…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时间:11-10 -
让出行和报销更加便捷高效 我国民航客运将全面推广使用电子行程单
人民网北京11月10日电(记者乔雪峰)近日,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民航局联合发布公告,自2024年12月1日起,在我国民航旅客运输服务领域推广使用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航空运输电子客票行程单(以下简称“电子行程单”)。这一…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时间:11-10 -
叶菲:借力进博会扩大“朋友圈”优化“生态圈”
人民网上海11月10日电(记者许维娜)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期间,米其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叶菲做客人民网《进博会客厅》分享了品牌在华的发展历程以及对进博会的关注点。“进…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时间:11-10 -
财政政策“诚意足、力度大” 有望推动长期风险偏好回升
本报记者吴晓璐11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简称议案)的决议。议案提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压实地方主…
来源:证券日报网 时间:11-09 -
0.3%!CPI数据发布
本报记者孟珂11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10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环比看下降0.3%,同比上涨0.3%;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2.9%。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
来源:证券日报网 时间:11-09 -
中金公司:一次性增加隐债置换额度缓解地方化债负担 明年新增财政赤字率有望明显高于今年
本报记者吴晓璐11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简称议案)的决议。议案提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压实地方主…
来源:证券日报网 时间:11-09 -
国家外汇管理局:前三季度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本报记者刘琪11月8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外汇局)公布2024年三季度及前三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按美元计值,2024年三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469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
来源:证券日报 时间:11-08 -
境内外机构热议指数投资:中国ETF市场大有可为
本报记者田鹏毛艺融近年来,指数化投资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资本培育、跨境投资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投资的关键选择,为中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
来源:证券日报 时间:11-08 -
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大问题解决力度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本报讯(记者刘琪)据国家发展改革委11月8日消息,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11月8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主持召开座谈会,与广东新宝电器、江苏国泰国际集团、上海华勤技术、浙江宁波…
来源:证券日报 时间:11-08 -
中国资产吸引力不断增强 外资机构称目前是非常好的配置时机
本报记者田鹏毛艺融目前手里跟进的有美国、澳洲的客户,他们非常看重在中国配置资产带来的收益,此次参会也是想跟来参会的澳洲客户有更多的沟通和联系。一位中资券商投顾在2024年上…
来源:证券日报 时间:11-08 -
11月8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新闻发布会 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
本报记者韩昱11月8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的决议。随后…
来源:证券日报 时间:11-08 -
中国人民银行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 提高货币政策精准性
本报讯(记者刘琪)11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为经济回…
来源:证券日报 时间: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