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西安市接纳的外来人口也逐年增加,这些人在西安的建设与发展中贡献着各自的力量,但他们的住宿问题却日益成为一个不能回避的难题。
那么,西安的租房市场到底如何?近日,记者对西安各种类型的租房情况进行了调查采访。
◆现状
外来务工者、刚毕业大学生青睐城中村
城中村的房屋条件不及小区的硬件设施好,却因为房租便宜吸引着天南海北的人到此居住。
在租房大军中,刚毕业的大学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经济上还未完全独立,他们大多数会选择在学校附近的城中村或者其它城乡结合部租住民房。
记者在鱼化寨街道办辖区的河东村和鱼东村看到,这里几乎都是4层或5层民房,全部用于出租,民房内部也很简陋,宽约1米的狭窄走道和较陡的楼梯构成了整栋楼的通道。一般情况下,出租户都会把每一层楼隔出10多个小房间,面积都在10平米左右。这些房间以单间为主,里面放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个凳子。好一点的房间里面还会隔出2~3平米的卫生间或厨房。在城中村,这种住房月租都在150~300元。
即便如此,这样简单的单间住房也很难租到。房东往往会要求租客提前3到10天续交房租,不续租要提前一个月或一周说明,否则将不予退还“押金”。而往往是一个房客还未走,另一个房客已经来看房,等着搬进去住。
刚参加工作的王英豪就租住在河东村一个面积约15平米的单间民房中,里面还有一个很小的卫生间,每月租金300元。因为单位在钟楼附近,王英豪每天都要早起挤公交车。对于为何不在公司附近租房住,王英豪无奈
地解释:“我也不想挤公交车,可公司附近的房子都是住宅小区,租金都在1500元左右,甚至更高,就算跟人合租,也比我现在住的房子贵多了。”
此外,在城市中的一些巷子里也有一些未能拆迁的民房。西安市北关自强西路的新建巷、郝家巷里就有一片这样的民房区,因为年代较久,条件相对较差,这里的房租也比较便宜。从事文字工作的小刘,租住在新建巷一民房二楼一间不足20平米的老房子里,月租仅为200元。“如果租住在其他家的话就得300元一个月,条件好一点的四五百。”小刘告诉记者。
◆趋势
城中村不断拆迁改造,外来人员成“候鸟”不断搬家
但是,如今隐藏在城市角落里的民房越来越少。近些年来,由于西安城市化建设速度加快,为西安人熟知的城中村,例如祭台村、何家村、乐居场、肖家村、甘家寨等,一个一个都消失了。不远的将来,鱼化寨街道办辖区的几个村子也将被拆迁,这样的民房也将消失,这些外来人员的住房又成了问题。
城北经开区经过多年的建设,城中村的“迹象”逐渐消退了。二环以南的肖家村拆迁了,凤城二路西口的郭家村也进入了拆迁改造的范围,辛家庙的南刘村、北刘村拆迁了,众多的务工者也逐渐从北二环向北三环退却。
在北三环以南的朱宏路西侧,先前“门庭冷落鞍马稀”的汉城街道办庞马村,如今也已经是一片人来人往、灯火辉煌的景象了。在此居住的除了本村居民外,大多数是经开区一些建设工地的工人和公司的职员。因为离市区较远,这里的房租也相对便宜,一间三四十平米的房子每月也仅需两三百元,村内一些条件比较好的旅馆每月的房租则需要500元左右。
来自陕南柞水的王圣学租住在北三环的谢二村,他说:“我都搬了快20多回家了,从南郊的何家村、祭台村一直搬过来,将来这个村子拆迁了,我们住哪里啊?”
西安东郊的韩森寨、长乐坡、等驾坡村等村是目前西安为数不多的城中村,居住的也多是来西安打工的外地务工者。20岁的安康小伙子李平在餐馆做服务员,他告诉记者,自己每天早上8点从租住的等驾坡村出发,徒步三站多就到了工作的地方。李平说:“因为是小餐馆,每月只有1000多元的工资,为了省点钱就在城中村租房子了。”每月房租300元,工作的餐馆管吃饭,再除去日常消费,李平每月还能有几百元的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