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租房太偏且无产权
记者调查发现,在北京城六区的轮候家庭中,有很多即便是等不到经济适用房或者限价房也鲜有参加公租房配租选房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公租房的位置相对比较偏远,拿王四营这块的公租房来说,交通并不是很方便。现在公租房的租金是按照地段进行计费的,如果地段好价格就贵,如果地段差价格相对也就便宜。”一位刚刚放弃了公租房配租的保障房申请者告诉记者,“比如马驹桥的公租房,肯定就便宜。但是你即便是租那边的其他房子,也不是很贵,且交通和配套肯定相对方便。这样一来,公租房就少了价格和便利的优势,参加的人少也很正常。”
“现在我犹豫要不要参加,身边有人把自己租到的公租房出租出去,来补贴现在租的别的房子。公租房具有的优势实在较少。”王女士告诉记者,“就拿我现在的情况来看,我现在租住一套这样的房子也并不便宜。”
北京市石景山一家大型中介公司的从业人员认为:“表面上看,保障房的每个环节都看不出漏洞,但实际上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北京市住建委在监管保障房方面,并没有其他有效渠道。”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认为,保障房出租泛滥背后,政策漏洞是根源。在《北京市限价商品住房管理办法(试行)》中,并未规定限价房的用途。这是政策上的模糊导致保障房建设过于追求速度,政府部门并没有考虑清楚保障主体是谁,而是一味追求“大干快上”。(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