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家居  »  房产  »  房产资讯

中国正第二次普查地方债 专家称债务基本可控

中国正第二次普查地方债 专家称债务基本可控

2013-08-29 08:42:57

  被经济学家视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大挑战”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目前正在接受第二次全国性审计。专家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审计地方债是为摸清底数,一些外媒在不清楚地方债规模的情况下就说中国会发生债务危机是“瞎掰”。总体来看,中国地方债基本可控,但为防范风险,中国亟待建立一个地方债风险管控机制。

  二次全国性摸底地方债务

  中国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和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日前公布的一份中国经济学家问卷调查显示,63%的经济学家认为地方政府性债务是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目前,中国正在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第二次全国性审计。审计署已于8月1日起对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政府性债务展开彻底摸底和测评。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首次全国性审计地方政府性债务在2011年,当时只审计了三级地方政府(省级、市级、县级)。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107174.91亿元。

  继第一次“普查”之后,审计署2012年又“抽查”了36个地方政府本级2011年以来政府性债务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截至2012年底,36个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余额38 475.81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12.94%。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地方债最大的问题是搞不清楚有多少,现在大家都在瞎吆喝,但没有人知道具体规模,所以,此次全国性审计地方债是非常有必要的。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告诉中新网记者,审计地方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摸清底数,目前外界存在各种猜测和议论,只有经过全国性的大摸底,把地方债的情况搞清楚了,才能评估中国的债务风险。

  专家称地方债基本可控

  所谓地方性政府债务,通常是指地方政府和所属机构为公益性项目建设直接借入、拖欠或因提供担保、回购等信用支持形成的债,包括直接借入、拖欠形成的直接债务和提供担保、回购等信用支持而形成的担保债务。

  地方政府性债务是怎么形成的?刘尚希指出,一是中央政府允许的借债,例如今年预算中安排的。二是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形成的债务。三是工程欠款形成的,如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承诺回购形成的,先让社会代建,然后政府以一定价格回购,等等。

  刘尚希表示,地方政府要出政绩,需要大力发展城市建设,但由于财力不足,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不能满足地方政府的支出需求,所以只好去借债。地方政府横向之间的竞争和攀比,形象工程、城市建设的盲目跃进是地方债务增长的重要原因。

  “当前地方政府性债务基本可控”,刘尚希认为,实际上现在中国地方债的增长速度比2008年时慢多了。目前,地方债规模本身并不清楚,在不清楚底数的情况下就说中国会出现债务危机,或者“以点概面”,由一个县市的情况推断全国会出现危机,这都是在瞎掰,是不科学的。

  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在做客中新网《新闻大家谈》时也曾表示,中国的地方债被西方媒体夸大了,实际上并没有看到巨大的债务危机。

  曹和平指出,调研案例显示,一个市区的债务是GDP的3倍至4倍,那么这个地区恰好是经济发展最好的。按照海外个别媒体估计的中国地方债约有40万亿来计算,目前中国地方经济总量约为35万亿,债务仅是GDP的1.12倍,这是非常安全的比例。

  亟待建立地方债管控机制

  不过,中国地方债存有一些风险和隐患。审计署今年6月10日发布的《36个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审计报告》显示,部分地区债务规模增长较快;部分地方土地出让收入增幅下降,偿债压力加大。同时,一些地方通过信托贷款、融资租赁、售后回租、发行理财产品、BT(建设—移交)和违规集资等方式变相举债融资的现象较为突出。

  • 相关阅读
  • 陕西地方债审计启动 落实每笔债务的单位和项目

      地方债到底有多少,历来众说纷纭。为有效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国务院紧急部署,自8月起,对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政府性债务进行全面审计,目前我省审计工作已经启动。  省政府办公厅7月31日下发明电,要求各...

    时间:08-07
  • 若没了土地 拿什么来为地方债埋单?

      国家审计署网站7月28日发布消息显示,根据国务院要求,审计署将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有消息称,审计署暂停所有项目开始培训,近期就进驻各省市。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表...

    时间:07-30
  • 专家称地方债可能被转化 或通过房产转嫁老百姓

      地方债“高不可攀” 谁来埋单值得关注  如果最终转嫁到企业和民间将是最坏的做法  6月10日,国家审计署再度发布了36个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的审计结果:截至2012年底,上述地方政府债务余额达到...

    时间:06-17
  • 地方债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记者4月26日从财政部获悉,将对企业和个人取得的2012年及以后年度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地方债问题成焦点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地方政府债券利息免...

    时间:05-02
  • 地方债“危机”之说纯属臆测

      近来,中国地方债务陆续进入偿债高峰期。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是否处于可控范围、会不会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一些海外机构对此亦“忧心忡忡”,大谈风险,认为中国地方债严重透支,不可持续。业内...

    时间:04-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