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梳”主业
除了前述提到的对央企偏离主业的表态,黄淑和还认为,“越是形势复杂的时候,越要严密防范风险。”并对央企的投资运行提出了要求,“严把投资方向和节奏,不符合主业投资方向的坚决不准搞,过度依赖负债的坚决不许搞,投资回报率低的坚决不能搞。”
据悉,在国资委拟定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导意见》中,国资委对梳理主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整体来看,根据该份《指导意见》,央企将被分为四类。一为综合型控股公司,主要做股权投资;二为投资型公司,主要投资方向为“两国两重”(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重要自然资源、重要行业)、“一新一特”(新项目、特殊项目)的国家重点项目,集中对七大战略新兴产业的投资;三为资产经营公司,主要对不良资产进行整合;四为集团公司,即以相对单一领域实业为主的企业。
此外,在该种划分的基础上,国资委还将对央企的主业进一步界定,主业界定的指标包括所属行业的市场占有份额、占营收中的比例等。
这被业界看做是监管层的再度发威,毕竟,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新的经济形势要求新的发展思路。当然,央企也不例外。
“过去的10年间,我们可以看到央企的资产总额、营业收入都翻了几番,符合国家的要求,但是对于主业的精耕细作却依旧有待加强。”前述接近国资委人士表示。
根据财政部最新公布的数据,今年1至8月,纳入本月报统计范围的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继续保持增长,实现利润增幅上升明显。其中,营业总收入方面,1至8月,中央企业(包括中央管理企业和部门所属企业,下同)182546.2亿元,同比增长10.1%;利润方面,中央企业11164.3亿元,同比增长16.6%。
总体看来,前8月实现利润同比增幅较大的行业为电子行业、电力行业、石化行业、施工房地产行业等。实现利润同比降幅较大的行业为有色行业、化工行业、煤炭行业、机械行业等。
值得关注的是,前述财务数据远远高于国资委的要求。据了解,年初国资委曾对央企提出了全年利润增长10%的目标。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一目标或将超额完成。
但市场对于这样一种高增长却出现了另外的声音。业内认为,央企的利润表现是GDP增速的两倍,在目前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央企何以“持续向好”值得深究,类似于一枝独秀的情形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也不一定完全是正面的。
“在鼓励民间资本、民间投资的背景下,央企一家独大的格局势必要打破。”前述接近国资委人士坦言,“但这还要一段时间,毕竟现在才提出不久,还要观望下一步的实施情况,酌情考虑具体的规定和措施。”
此外,从《指导意见》来看,对于副业的剥离依旧没有明确的时间表,对此,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李保民曾表示,随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建立,将会对副业的剥离有硬性的要求,但现在仍不是时候。
何去何从
事实上,对于央企“弃副从主”的要求,也曾有人并不赞同,因为对于一家企业来说,主副业的严格界限有时没有必要划得很清,也有很多“转行”成功的案例,多领域齐头并进也不为过。
那么,央企为何要陷入“主副门”的泥潭之中呢?原因在于,央企不是一般性企业,其从定位伊始就决定了不能分散布局,遍地“开花”。毕竟对于央企的使命,国家有着明确的表述——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只是央企职责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在关键领域发挥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同时提高核心竞争力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