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方指控称,经调查,2005年龚爱爱在北京市一楼盘购房时,询问售楼员张某办理北京户口事宜,后来张某联系到客户赵某商议,后张某向龚爱爱传递可办理北京户口消息,每个户口需15万元。期间,龚爱爱得知同乡好友韩某也在该楼盘购房,她向张某转账60万元,决定购买4个北京户口,两个是自己和女儿,另外两个送给韩某的妻子、儿子。后来韩某在当年煤矿分红后还给龚爱爱30万元。
警方调查发现,售楼员张某拿到60万元后,将其中50万交给中间人赵某,赵某继续盘剥,将40万交给刘某某,刘某某将8万元给到北京市公安局房山分局民警刘某某手中,四个户口也正是刘某某办出的。
龚爱爱:
没有参与伪造、买卖户口,更没有危害社会
“我没有犯伪造、买卖国家证件罪。”龚爱爱在法庭的第一句话,声音不大,但语气坚决。
“压根不知道多户口是违法行为,神木当地一人多户现象也很普遍,我也从不知道假户口从哪里办来的。”庭审中,龚爱爱不时主动辩解,称自己没有犯罪,对假户口办理过程没有参与,也不认识具体经办人。“北京购买的房产的资金来源,是我家族多年经营积累加上朋友借贷,通过按揭方式购得做投资用。”龚爱爱解释自己在北京拥有大量房产的原因。
法庭辩论期间,龚爱爱一度身体不适,法庭休庭2分钟后继续开庭。知情人说,龚爱爱身体最近较差,晚上严重失眠,虽然庭审时看着精神,也是强撑着。
庭审即将结束时,龚爱爱起身拿出一张白纸,当庭做最后陈述。
龚爱爱承认因自己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今天站在这里,我心里非常难受,对不起神木的父老乡亲,恳请他们原谅,但是我没有犯罪,确实没有参与伪造、买卖户口,更没有危害过社会。我北京买的房是按揭投资,有家人生意积累还有朋友借款,我有一定的过错,相信法庭会明辨是非,给我一个公正的判决。”
三大悬疑
1“一人多户”漏洞
如何形成
此次庭审控辩双方就龚爱爱多个户口是否违法,以及龚爱爱是否有伪造、买卖行为进行了辩论。“房姐”案件折射出中国户籍管理制度的一些漏洞。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政治与法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陈波说:“漏洞可能导致有些人拥有双重户籍、两个身份证,甚至身份证重号。这需要公安执法机关加强监管,并加重处罚力度。”他建议,户籍信息管理应该提高科技含量,并改革现有管理制度。
2“房姐”大量房产
如何处理
警方查明,龚爱爱实际有4个户口,在北京拥有40多套房产,合同总价3.95亿元。
陈波说,假户籍注销后,房产如何处理要看购房款来源是否合法。“如果资金来源合法,房产就属于公民合法财产。如果购房款不合法,查证属实,国家司法机关将予以收缴、拍卖变卖等。”
截至目前,公安机关在调查龚爱爱购房资金来源及其他经济情况过程中,未发现违法犯罪线索,也未接到关于龚爱爱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以及合同诈骗的举报。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授洪道德认为,只要目前没有查到购房款涉及犯罪行为,龚爱爱在北京买多少套房子,对案情的影响并不重要。“最关键的就是买房的钱是怎么来的,这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
3“房姐”巨额财产
是否来源不明
“房姐”龚爱爱案发前曾担任陕西省神木县农村商业银行副行长,有网友质疑,龚爱爱可能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