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严防高价地作为近期稳定市场的首要工作目标
重点城市要释放“政府增加土地供应”的积极信号
要敢于逆周期考虑,加大城郊地块、低价地块供应力度
9月25日,国土资源部召集13个省份和16个城市国土资源部门负责人,专题研究房地产用地管理和调控。
国土部明确提出,要打好政策措施“组合拳”,在稳定土地供应的同时,平抑地价信号,供求紧张的城市务必做到年内不再出“地王”,影响预期;供过于求的城市要相应减少住宅用地供应,确保四季度土地市场平稳运行。
近期,多地相继出现“地王”,加上一些“专家”片面解读,放大了这些地块对市场预期的负面影响,推高了房价上涨的预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地王不具代表性和普遍性,但异常交易不容忽视
今年一季度,全国土地市场整体平稳,但是进入二季度后,受多重因素影响,异常交易增多,尤其是三季度,有关“地王”报道开始密集出现,房价上涨预期不断推高。如何看待这些接连出现的“地王”?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表示,大部分“地王”地块都是区位条件比较好的优质稀缺地块,还有地块多与商业用途有关、竞买者特殊等原因,成为“地王”有一定偶然性,对地价总体不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地价整体上仍处于温和上涨的通道内。
但是,胡存智也指出,近期出现高价地,还有其他一些原因不容忽视:一是房价连续上涨,量价齐升,房企回笼资金较快,拉动了房企对土地的需求;二是一些大型房企自身实力比较雄厚,出手抢高价地,加大了对优质地块的争夺力度;三是一些地方政府默许甚至助推出现高价地,影响市场预期,抬升房价地价;四是一些地方在债务压力下,集中推出优质地块,忽视了国土资源部有关均衡供地的要求。
“出现高价地,虽有一定的偶然性,但也反映出地方在落实调控政策措施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胡存智说,尽管中央和国土资源部反复强调房地产调控工作的极度重要性,对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保障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影响,但是一些城市认识不够,工作不力,把握市场节奏有欠缺,致使调控政策没有发挥应有的实效。
“从理论上说,国土资源部设计的防范地价异常的应对措施,可以有效防止绝大多数‘地王’的产生,只要认识到位、措施到位,控制好投放节奏,今年的‘地王’大都可以避免。”胡存智表示。
四季度产生高价地动力仍不小,多措并举稳定土地市场
今年以来,房价连续上涨,同比涨幅不断创造新高。“金九银十”的传统销售旺季已经到来,不排除房价继续上涨的可能性。因此,在第四季度保持土地市场稳定的难度仍不小。
“按照历年土地供应规律,四季度土地供应将迎来新的高峰,加之地方政府性债务偿债压力,市场产生高价地的动力很大。各地务必要高度重视,严防密控,将严防高价地作为近期稳定市场的首要工作目标。”胡存智说。
为推进土地有效供应,国土资源部提出,房价持续较快上涨,供需紧张的城市,包括出现“地王”的各城市,必须把加快供地进度作为四季度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些城市要适当压缩其他用途土地的供应规模,优先保障住宅用地的供应,并在10月份之前调增并公布住房用地供应计划,向社会释放“政府增加土地供应”的积极信号。
同时,在明年的住房用地供应计划编制过程中,要以过去5年实际供地平均量为标准,衡量年度供地量,继续加大供地力度,保证住宅用地特别是商品住房用地实际供应量增加。特别是四个一线城市要持续增加住宅用地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