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谷物早餐制造商一度利用商业营销改变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把即食谷物早餐放在每个家庭的早餐桌上,后来他们又利用先进技术把这种食物过度加工。现在,他们正利用相同技术把更多的天然、健康成分还原到早餐里。
有机种植的食品当然是最新鲜、最具有营养价值的,但是现在工业社会的中低收入家庭已经离不开制成食品。
谷物早餐制造商一度利用商业营销改变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把即食谷物早餐放在每个家庭的早餐桌上,后来他们又利用先进技术把这种食物过度加工。现在,他们正利用相同技术把更多的天然、健康成分还原到早餐里。
真正的食客想要什么?是当地种植的有机食品,完全未被工业加工过,由马车或者驴车运输到市场上,这种食品不仅价格便宜,还容易大量获得。可这是今天的工业化社会不想要的。但是技术和健康不应该对立,有理由相信,进化中的技术以及整个食品工业正在帮助大众寻找能承受的、喜欢的食品,这些新机器和新处理过程带来的是食物仿佛没有被处理过,纯天然的效果。
技术和食物原本不应该有关系,不过今天按照各种说法,工业技术导致了与食品相关的任何疾病,更与美国儿童的肥胖问题脱不开干系。食品工业随意制成廉价、油腻的快餐和含糖饮料,堆在孩子面前。大部分食品工业对食物进行“去天然”处理,这个过程很多时候会有致病效果。但是依靠工业技术,也有可能把天然成分重新还给种种产品,甚至还能把其中最好的元素:全麦、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变得更集中、更方便获取。
或许在目前看这还不太可能,但并非绝对不可能。如果说技术、规模、工业化和不懈的市场营销曾是营养的敌人,它们当然也有可能成为营养的救星。很多具有远见的食品公司已经开始尝试,更多的需要跟随。
巨头食品公司都宣称产品是“对你有益”,当然不会说“对你有害”,可是“对你有益”的底线很有可能就是对你有害。一些公司已开始对公众健康承担更多责任,例如百事集团开始注意饮料产品的营养成分,沃尔玛也对贴牌食品的盐和糖添加量加以控制,但这些努力只要遇到一个季度难看的财务报表就会被冻结。 C am pbell曾大张旗鼓地宣布要减少所有罐装汤中的盐含量,可最后也不得不承认,这种从公众健康出发的“调整”不能拉动产品销量。
只有一种每个家庭都要购买的包装食品是唯一例外,那就是谷物早餐。谷物早餐40年前刚出现时形象很不光彩,制造商为吹嘘其营养价值直接针对儿童进行广告攻势,今天在北美,针对12岁以下孩子做吹嘘广告就好像把香烟卖给他们一样恶劣,因为孩子们根本分不清什么对他们有益,什么有害?结果是孩子们被迫吃更多高糖高盐高油食品,使他们对此类食品的依赖性越来越大,饮食结构愈加不平衡,这些都是造成肥胖的原因。
不管谷物早餐为此遭了多少白眼,它在行业内还是代表最健康的形象。几乎所有家庭的早餐桌上都有至少一种。有些专家指责在成品汉堡、薯条和苏打饮料中,制造商掌握了一种魔鬼般神经素传递机制,很少有人能对这种机制具备免疫力,结果就在不自知的情况下消费无限多的食物,摄入过量脂肪、糖和盐。可是各种形状、各种口味、开袋即食的谷类食品没有这种所谓的神经素传递机制,因为相对含有较多纤维素能产生饱胀感。
谷类早餐似乎是最“人造”的食品,已经完全看不出原料原来的样子,它似乎不应该是最健康的选择,而它的产生和流行也全因美国人对技术和市场营销的迷信。纽约大学著名营养学家玛丽安(M arionN estle)收集了近十年来各种谷类早餐的包装,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兴起一股潮流,所有生产商都宣称产品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可玛丽安认为这根本没有科学根据,相反谷类早餐有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给我们的孩子过多糖,她认为含糖量高的谷类早餐就是“曲奇饼”的代名词。此外,对于这类早餐的主体消费群儿童来说,盐的含量也过高,通常一份谷物的含盐量是150毫克,而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建议的儿童一日的盐摄入量不应该超过 1500毫克。虽然所有制造商都强调产品中具有多种天然谷物的优势,但是不能否认这些产品都经过甜化处理,营养学家认为经过甜化处理的谷物就是取代苏打饮料、薯片的代替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