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有数百个食品产业,雀巢现在还不知道哪一个能用到这些新发现中的哪项,最终的结果还要在遍布世界的300个“应用组”里接受测试,因为不同地区、不同人种的消费者,在口味上和健康上的要求差异很大。很可能在不久的未来,我们会在谷物早餐、巧克力、通心粉、果汁饮料甚至是宠物食品中发现更多全谷元素。
不论是雀巢还是G eneral M ills,他们进行的实验和摸索都是有成本的。处理食品,无论是尽量保持其原本天然成分,还是添加其他成分和味道,都会导致相关食品产品成本上升。此外还有其他形式的成本:食品包装对环境产生的压力,运输和劳动力成本,巨头型食品公司越来越强大对中小企业的扼杀,这种扼杀意味着,大型企业就算提供廉价的“对你有害” 产品,消费者也不得不接受。
可是如果有研发能力的大型食品企业不建设像雀巢那样的研发中心,政府也不会。前苏联人造卫星计划产生了一种技术研发革命,由政府进行大量财政支持,但必须由私营公司来执行研发。在这种合作下,冷战时期我们有了互联网和G PS技术,还有一大批今天我们离不开的电子产品。相比而言,在食品生产领域的巨大飞跃,也要遵守这个合作守则。
本地种植的产品虽然新鲜,但不能满足发展中国家,也难以满足饱受时间和金钱双重压力的北美中产家庭。但是降低制成包装食品的价格,提升它们的营养成本是政府和大型食品企业能够合作完成的,让大众吃得更健康,同时减轻体重。(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