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3
救治技术尚无规范
我国不同医院以及各地区间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存在明显差距:死亡率最低的医院仅0.7%,而某些医院死亡率高达5.8%。
慢性病呈逐年高发趋势,但我国的慢性病防控体系起步晚,且治疗技术也未完全规范化。
同仁医院心血管中心主任马长生介绍,房颤是心脏病心律失常的一种,成人发病率接近1%,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急剧升高,75岁以上老人发病率增至10%。目前,我国房颤人群有800万人,但整体防治水平不容乐观,大众对房颤的知识知之甚少,甚至专业的心血管医师对房颤的诊疗也存在误区,这使得大部分房颤病人没有得到有效救治。
房颤治疗现状并非孤例。今年8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在一次会议上公布了一项他领衔的研究结果,该研究覆盖全国17省市的8700余患者,结果显示,我国不同医院手术的效果不同,死亡率也不同。
北京市卫生局疾控处
相关负责人坦言,目前本市只有心血管的治疗技术较为成熟,包括心脏搭桥等手术的治疗都已经很规范,但其他高发的慢性病,如脑血管和癌症等尚无标准统一的规范,二、三级医院的医生经验不同,在面对患者时使用的治疗方法和技术也不同,这将直接影响治疗或手术效果。
□原因4
多部门配合不顺畅
本市的控烟情况仍“不容乐观”,全人群吸烟率和被动吸烟率未降反升。
今年5月8日,卫生部联合发改委、体育、教育、科技、环保、农业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提出“十二五”时期是加强慢性病防治的关键时期,并对15部门承担的相关职责进行分工。
但因尚无具体的执行方案出台,且多部门的配合并不顺畅。
记者获悉,在本市打造低油低盐的健康餐厅工作中,因无市级层面烹饪协会等部门的介入,各区县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走访了多家餐厅都吃了“闭门羹”,担心已经适应了目前高油高盐高热量菜品的消费者,一旦发现菜的味道
清淡了,会影响其经营。“在公众还没意识到慢性病的危害时,多部门联手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就尤为重要,但无奈没有牵头单位,餐饮机构大都不愿配合”。截至目前,全市仅22家示范餐厅记录每周油、盐、酱油等调味品的用量,逐步减少总用量。“我们的目标是大面积推广,但目前的速度太慢了”。
同时,相关负责人坦言,尽管国家去年已经出台了禁止在室内公共场所吸烟的要求,但本市的控烟情况仍“不容乐观”,全人群吸烟率和被动吸烟率却未降反升,分别由2008年的29%和42.8%涨到2011年的29.4%和50.7%。这位负责人称,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的打造将惠及每一个人,但目前因各职能部门并未重视起来,因此在具体的执行和配合过程中,经常出现“磨合不当”、“各管一段”,甚至“爱答不理”做表面文章的现象。
□原因5
全科医学教育起步晚
与抢手的热门专业相比,选择全科医学的学生并不多。
在基层医院工作的全科医生在慢性病的防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全科医学以前是被忽
略的。”北大医学部教育处副处长续岩介绍,我国的全科医学教育起步较晚,1999年,教育部才将全科医学作为第14个临床二级学科列入医学院校的教学体系之中。自那时起,我国才真正把全科医学作为一个学科来重视。
续岩介绍,一级学科包括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等,临床医学下有相应的二级学科,包括内外妇儿耳鼻喉等,医学院校的学生多为“5+3”制,即5年的一级学科后,选择一个二级学科进行3年的分科培训。自1999年后,5年临床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可以在内外妇儿及全科医学等二级学科中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向。但与抢手的热门专业相比,选择全科医学的学生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