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赵有良 邓君涛)今年3月,柞水县城发生几起砸车窗玻璃盗窃财物案,县公安局依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台,从而获得群众举报线索,迅速将流窜聋哑嫌疑人抓获,一举破获案件7起;4月2日,6名安徽、湖北籍犯罪嫌疑人冒充广东“佳尔丽”广告宣传工作人员,诈骗县城86名中老年人6万余元现金,社会影响恶劣,柞水县公安局接警后立即启动二级实战指挥体系,在营盘、干佑、石瓮等地设卡围堵,仅1小时就将6名犯罪嫌疑人抓获。这是柞水县公安局全面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动态社会管控能力不断提升的有力见证。
近年来,随着西康铁路、西柞高速的开通和柞水经济的迅猛发展,外来务工人员数量剧增,流窜作案一度成为柞水刑事发案的重点,给公安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对此,柞水县公安局创新工作思路,以建设完善街面巡逻防控网、城乡社区防控网、单位内部防控网、实时视频监控网、区域边界查控网等防控网络为构架,全力构筑“覆盖全县,反应迅速,打击有力,防范严密,控制有效”的信息化预警机制,科学编织“党委政府领导,公安机关主抓,相关部门协同,人民群众参与”的人口管理网络,有力地推进了柞水新时期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该局从硬件设施建设着手,大力推进人口管理“五级”联网,先后投入专项资金180万元,用于社会防控体系建设,实现了省、市、县、派出所和中心警务室的五级联网应用。协同民政部门从城区到农村,逐一对街路巷、村组进行调查摸底,完成了城区及13个镇、120村、638个村民小组的户籍地址实名登记和门牌编订工作,使全县常住人口信息采集率达到91%以上,派出所暂住人口信息录入率达到95%以上,重点人口做到了逐人建档列管。同时,把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作为强化实有人口管理、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突破口,结合实际探索出一套“政府领导、公安主抓、部门配合、群众自治、人房合一、分层管理”的新型管理模式,该模式实施三年来,共登记流动人口5356人、出租房屋771户984间,采集相关信息一万余条,化解矛盾纠纷216起,为流动人口办实事159件、维权100余次,抓获网上逃犯3名,实现了“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目标。
为做好信息化预警机制建设,该局按照“信息采集为中心,治安分析为保障,分色预警为手段,防范提高为根本”的总要求,不断加大信息员建设力度,局机关各所、队、室都设立了信息联络员,每周向局指挥中心提供辖区内社情、民情及案件等治安信息,目前,全局及11个派出所共发展治安耳目98人,培养以村组干部、辅警、治安中心户长等治安积极分子为主力的治安信息员149名。定期召开案情通报会,加强对系列流窜案件情报信息的收集和上报工作,通过公安专网传输分析平台,建立“上下联网、灵敏反应、实时调动”的二级实战指挥体系,逐步形成了以信息采集为中心,治安分析为保障,分色预警为手段,防范提高为根本的新型信息化预警机制。自2011年开始,全县11个派出所还建立了网上微博,通过微博交流,了解社会信息和治安信息,发布预警信息、防范常识和网上追查令,请求群众协助公安破案。今年5月,瓦房口派出所利用网友微博线索,成功打击处理了一起非法传教活动。干佑派出所联系电信公司,建立了县境内唯一的群发预警信息平台,每周定期发布辖区发案情况和防范措施,被群众亲切地誉为“身边的治安信息报务员”。目前,全局每月平均收集各类治安信息180余条,通过研判发布治安预警15起,基本实现了预警信息的常态化。通过建立“高效、实用、便民”信息化预警机制,今年以来,该局通过预警信息有效预防可防性案件15起,并通过信息化预警机制协助破获各类案件6起、抓获违法犯罪人员11名、抓获网上逃犯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