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生强(中)在故乡色河镇现场规划村基础设施建设
本网讯 (王荣金)络腮大胡、浓眉大眼、言语干脆利落、办事雷厉风行,这就是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市三届人大代表、山阳县十七届人大代表史生强给我的第一印象。
闻知史生强的大名是在五年前,那是缘于他个人出资200万元为村上修路架桥建学校的善举在全县广为传颂,而正式谋面却是五年后的2012年深秋。那天晚上,他在西安一个大酒店设宴款待老乡,我作为一个让他们久久等候的小小人物,到场后感到很是歉疚,可他毫不介意。饭桌上,我看到史生强陪我们喝酒那赤膊上阵的架势,我在心里就揣测说这人刚直,估计属于江湖老大那类人物。随后,他的同事又给我介绍,史总还是北京一个杂志《中国品牌与防伪》的执行社长,每月都要到北京审稿定编,这让我对他产生了好奇。在聊天中,他又给我们分析自己姓名的哲学、玄学含义,还强调“执信有恒,成功有道”的做人、处事原则,我再联系他致富思源,回报家乡的事例,恍悟:他做这个社长还真是人尽其才,当人大代表还真是能代表人民,做企业老总还真是一块“大料”。
他是我们的掌门人
1969年,史生强出生于山阳色河铺镇庙沟村,贫穷使他早早地饱尝了人生的艰辛,高中毕业就踏上了外出谋生之路。在十三朝古都西安,他做过建筑企业的施工员、安全员、现场监理、项目经理等多个岗位。20年间,他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弟子,到昭胜科技、昭胜置业等多家民营企业的“掌门人”,从一开始接揽的第一个项目造价才300元的工程做起,到开发40多亿元的中环国际城大项目,真是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迈进。
史生强干工程,不论大小都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来施工,坚持质量第一。正是有着这种执信有恒的信念,他在这二十几年的创业路上,一路高歌,先后成立了陕西省星辰实业有限公司、陕西昭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业务范围集市政、建筑、房产、装修等方面为一体,秉承“诚信为本,以创新促发展”的经营理念,如今已完成大唐芙蓉园综合馆建设、南湖引水、曲江多条管线工程、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四研究所科研试制基地安全技术改造项目等工程,尤其是2007年以来,他积极在建筑市场打拼,成功地进入房地产业,如今,在西安已建成恒瑞家园、福林胜景等楼盘,总造价40个亿的中环国际城,目前已完成投资10亿元。同时,他的业务遍及山西、西安、延安、榆林、渭南等地。
出息了的强娃没忘咱
成功了的史生强,致富不忘家乡。由于他亲民为民,家乡群众接连推举他担任市、县人大代表。作为一个商洛市人大代表的他,这些年来,不但自己创造了良好的经营效益,而且每年都要解决家乡近千人的剩余劳动力就业,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增加了可靠的收入,其中数十名家乡人已成为昭胜科技、昭胜置业的骨干力量,并且在他的扶持下成为腰缠万贯的老板。史生强也因此成为了山阳县远近闻名的创业能人。
史生强创业成功归来后,看到家乡落后的交通面貌,就积极与镇、村联系,从县上为我们村争取通达工程项目。政府投资标准为3.5米宽,而他却按4.5米宽的标准铺设,又为群众掏了60多万元。这条8公里的通村水泥路修成后,史生强为家乡父老每人承担了1000元经济负担,合计200万元。
进村的路修通了,村口还需要架一座桥。作为山阳县人大代表的史生强,在县上召开的人代会上积极呼吁。在县人大的协调下,这座大桥终于建起来了。大桥竣工那天,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来了,大家敲锣打鼓,场面比过年都热闹。乡亲们都说史生强为家乡人民办了一件好事,不仅方圆好多个村子的娃们上学不怕隔河渡水,就是当地农副产品输出也不用愁了。十多年来,修路修桥、帮扶贫困大学生他出资掏钱,还年年坚持为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送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他说:我的生命是故乡给的,回报家乡建设家乡我义不容辞。村里的人都说:“出息了的强娃没忘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