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诊所
1999年,第三次深造结束后,武双善决定开个体诊所,自己创业。于是,他向朋友借了5000元,在丹江桥南头开了一个小诊所,他和妻子两人开始了创业的历程。
毛头小伙开诊所,周围群众对他的技术还不太放心,宁愿跑很远的路到别处看病,也不进他的诊所。武双善开动脑筋,他在诊所搞起了健康指导,免费给周围群众量血压,进行健康知识宣传。病人来看病,到了饭点上,就留在诊所吃饭。农村人大都白天忙农活,晚上才抽空来挂吊瓶,不论多晚,他们夫妻总是陪着病人,冬天给弄盆火,夏天熏蚊香。时间长了,周围群众都知道,武医生不但医术好,小夫妻俩还为人和蔼,做事厚道,一下子病员多了起来。
虽然病人上门了,但当时的运行还是很艰难。农村人大都经济状况不太好,多数人都是挂账看病,等家里有收入了才来结账。每个人看似几十元钱没啥,但累计起来,对武双善来说就是一笔大帐。那时一次进药就得一两万元钱,群众欠得多了,他就没钱进药,就将夫妻俩的生活费拿去买药,实在没办法了就向亲戚朋友借。朋友取笑他,你开个诊所,还整天向人借钱,不会把那些欠账收一下啊!他憨憨地一笑,人家没钱才欠账呢,我咋好意思催呢!
就这样,凭着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口碑,一年后,武双善的小诊所发展到7个人,规模也比原来大得多。
开办医院
2006年,武双善学成归来。这一次,他有了更为宏大的目标,他要办一所医院,实现“悬壶济世”的梦想,为更多的病痛患者解除痛苦。
说干就干,他到卫生局跑手续,建医院大楼,购买设备,招录医护人员,忙得不亦乐乎。起步时资金艰难,医疗设备又很贵,在购买x光机时,他让亲戚担保借来了高利贷,为了能将价位压到最低,他到生产厂家去考察,想办法和厂里的市场部经理拉上关系,特意邀请对方到丹凤考察。他的诚意打动了对方,看到他的艰难状况,市场部经理在原价基础上降低5万元,将机器卖给了他。就这样,一步一步地完成了医院的建设工作,到2008年1月15日,总投资500万元的丹凤县第一家民营医院——江南医院正式开门营业。
开业初期,医院里医生少,为了保证服务质量,他对每一位患者都亲自过手,询问病情,与主治医生一块商讨病情,密切关注治疗情况。他时常抽空查阅临床医生的病历医嘱,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医生纠正。对医护人员定期开展培训,提高医疗护理水平,让患者在他们的护理下尽快康复。同时,建立一套管理体系,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因病施治,努力打造面向老百姓的诚信医院。
武双善注重品牌建设。他主攻的是骨科,在骨科方面,他是权威也是专家,医院只要来了这类病人,他都尽可能自己做手术,工作再忙再累,从不喊苦。一次一位群众手臂被绞进了机器,送来时情况很严重,因为牵涉到骨头、神经、血管、肌腱等几方面的问题,手术很复杂,病人下午进手术室,做完手术已经是后半夜了。连续近十个小时的手术,精神高度集中,却让他感觉不到累和饿。几年来,这种习惯被他坚持了下来,目前江南医院的骨科成为丹凤县最有名的骨科,很多患者都慕名而来,骨科每月要做60多台手术,其中一多半手术都是由武双善操刀完成。
(江南医院青年志愿者在西凤村开展义诊)
医院需要大量的医疗人才,建院初,他自己着手培养医疗人员。但由于人才流动快,好不容易培养的人才就流失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武双善在医院盖起宿办楼,改善职工居住条件,为职工购买养老保险,根据职工在院工作时间、职称和职务兑现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