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熊启江 汪治)2011年,商南县教育体育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全县各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一个目标、做到两个确保、实现三个突破、完成四个创建、实施五项工程,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教育体育系统“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高中教育质量”、“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等34项工作分别获省、市、县表彰奖励,全年教育体育事业持续健康蓬勃发展,呈现十大亮点。
一是以落实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教育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更为重视教育,先后5次召开常委会和常务会,7次召开县长办公会,专题研究教育工作,全力解决教育发展涉及的用地、拆迁、资金等问题。6月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全县教育工作暨教育“双创”动员大会,印发了7个教育改革发展文件,对今后十年全县教育改革发展做了全面部署,制定了一系列优先发展教育的刚性保障措施,“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责”的教育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二是以内涵发展为核心,县高中创建为省级示范高中。全县高考二本以上上线1238人(不含体育艺术类),比2010年净增47人,上线人数创历史最高纪录,高考万人比连续26年位居全市第一,受到市、县嘉奖。县高中被评全市“五星级优秀学校”,被教育厅命名为省级示范高中。
三是以能力建设为基础,县职中顺利通过省中等示范性职业学校验收。新建的实训楼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汽车驾校顺利迁址,新征实训基地20亩,投入50多万元购置了汽车模拟驾驶器等专业实训设备,装配了4个功能部室。在省、市中职技能大赛40人次获奖。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创建工作已通过省专家组评估验收,等待命名。
四是以幼儿园建设为突破口,学前教育快速发展。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启动,新建、扩建的10所幼儿园均已全面开工建设。全县13个镇、4所村级小学建成了“镇中心幼儿园”和“村级幼儿园”,均达省级三类园标准,学前班覆盖所有行政村,学前三年入园率达80.2%。
五是以布局调整为抓手,办学条件极大改善。完成校安工程项目学校32所,撤并学校14所,新建楼房15幢,改造学校38所,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空前改善,中小学生入学率均达100%;投资2.6亿元的鹿城中学顺利建成并开学招生,城区中小学校点布局和师资配置得到全面优化,成为全市率先实现农村普通高中全部进城、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县。投资900余万元,重点完成了县初级中学、赵川中学、城关小学、十里坪镇九年制等校的校园文化创建任务,成效显著。赵川中学、县城关小学分别获得省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二、三等奖。
六是以基础教育专网建设为助推力,教学手段逐步现代化。着力推进基础教育专网建设推进工作,全县中心小学及其以上学校、县直教育单位专网接入率达100%,农村小学专网接入率达89%,教体局获得“省基础教育专网建设工作先进集体”;积极开展“五进三不漏示范校”、电教成果评选活动,3所学校网站被评为“全省中小学百佳网站”,教体局和16所中小学所在陕西省第二次教育资源网资源征集中被评为先进集体,16人获先进个人。29件作品在“移动校讯通杯”电脑制作活动中获省市级奖,1所学校获省级“学校最佳组织奖”;11篇论文在第二届 “中国移动校讯通杯”全国中小学教师论文大赛中获奖。
七是以落实惠民政策为落脚点,资助中心获得省级先进。全年为6405名贫困寄宿生补助生活费588.48万元,516名家庭经济困难幼儿享受生活费补助19.36万元,2490名幼儿享受学前一年免费教育;1699名职中贫困学生获得助学金254.7万元,2100名高中贫困学生享受助学金315万元;全县中小学生、幼儿享受“蛋奶工程” 31892人次。 “春苗营养厨房”项目落户22所农村中小学,惠及5528名留守儿童,基本解决了农村寄宿学生的吃饭和营养问题。发放大学生助学贷款1933万元,圆了3000余名学生大学梦,县资助中心获省级标准化建设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