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有为青年最可宝贵的品格。有了正确的理想信念,成就事业就有了保障。
五四精神昭示我们:青年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密不可分。青年人只有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广大人民的共同理想之中,把个人的奋斗融入祖国和民族的发展之中,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理想和价值。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反映了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人应该树立的理想信念。江泽民同志指出,“当代青年应该具有的远大理想,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确立了这个理想,青年人就能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找准前进的方向,自觉承担起历史责任,自觉把个人的理想同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统一起来,把个人的人生追求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事业结合起来,在为祖国和人民的奉献中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鹦歌岭大学生追求和实现理想的过程对此作出了最生动的阐释。5年里,他们挡住了进繁华都市享受舒适生活的诱惑,耐住寂寞、甘于清贫、在深山老林里吃苦受累,就是因为他们有着五四青年那样的追求和理想。他们志在林泉、胸怀廊庙,信仰自然、信仰绿色、信仰生命,立志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艰苦创业,勘测保护这个自然宝库;他们有“当一个科学家的梦”,认为“自己的价值就在这座山里”,在这里可以“大有作为”。实践证明,他们的选择是有远见的,他们对理想信念的执着和坚守,既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贡献,也为他们自己选择了有价值的人生。
用知识和本领创造出色的成绩
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本领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青年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都想干出成绩赢得社会的认可。但创造业绩不能靠空谈,要靠真才实学和过硬的本领。人们常说“知识就是力量”,古人也讲“本领若是,事事发出来皆是;本领若不是,事事皆不是也”,说的都是这个道理。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之所以能够站在时代的前列,掀起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就是因为他们学习掌握了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和文化知识。人不会生而知之,知识和本领只能在学习中获得。“立身百行,以学为基”。胡锦涛总书记强调:“一个人能有多大发展,能为社会作出多大贡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人学习抓得紧不紧、知识基础打得牢不牢。”在知识更新日益加快的当今时代,学习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而紧迫,青年人要想跟上时代和社会前进的步伐,就必须紧紧抓住青年这段人生学习的黄金时期,勤于学习、敏于求知,从书本中获取智慧,努力掌握与做好本职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及其他各方面的知识,特别是新知识、新技能,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充实自己;从实践和社会中汲取营养,拓展视野,增长才干,学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练就出过硬的本领,使自己真正成为国家建设需要的有用之才。
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必须有知识、有本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大批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各类人才,也为青年人成才立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鹦歌岭的大学生之所以能开出一片新天地,作出出色成绩,除了他们的远大抱负和艰苦创业精神外,还在于他们学习掌握了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由于他们握有林业科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他们就能开展科学采集、种植和养护,进行科学研究,发现2197种物种,建立起鹦歌岭的“档案馆”,培养出专职护林员,重建起自然保护区;由于他们掌握了农业种植方面的知识和获取最新信息的途径,他们就能引进“稻鸭共育”模式,建起农业示范田,设计出“旱厕”和“松软猪圈”,用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的本领解决当地黎苗群众没有厕所、猪禽散养,山里臭气熏天等各种实际问题,从根本上消灭破坏生态的现象,帮助一方百姓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大学生在鹦歌岭创造的业绩启示人们,“知识引导人生,学习成就未来”;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只要掌握了知识和本领,就能在实践中创造出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