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奋斗和奉献成就一番事业
奋斗,是指一种积极向上、艰苦创业、奋发有为的人生状态和精神风貌;奉献,是指一种无私为他人服务、作出贡献的优秀品格。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价值,应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看他取得什么。艰苦奋斗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客观要求,甘于奉献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有了艰苦奋斗和甘于奉献的精神,一个民族就能自立自强,一个国家就能发展进步。中华民族所以能在5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样一种发奋图强、坚忍不拔、开拓进取的精神。“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艰辛知人生,奉献出成就。五四精神昭示我们:人民群众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伟大实践,是青年成长的丰厚沃土和宽广课堂。一切有志的青年,只有积极投身于实践,自觉深入到人民群众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火热生活中,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改革和建设的第一线去,到艰苦的和困难多的地方去,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无怨无悔地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才能创造出成绩,成就一番辉煌的事业。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彻底改变我国的贫穷落后面貌,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艰苦奋斗。同以往相比,今天的物质条件已有了很大改善,但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任务仍很艰巨繁重。青年人是祖国建设的生力军,承担着建设祖国强盛祖国的责任。改变祖国贫困地区面貌,迫切需要青年人去贡献聪明才智,同时也为青年人施展才华、创业成才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鹦歌岭的大学生,住着平房,一段时间过着没电、没电话、没电视的日子,背着帐篷、睡袋、干粮在荒岭中守护,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他们不怕苦、不喊累、不叫冤,以乐观进取和艰苦创业的精神状态,从事科学研究,保护森林,为当地群众修路造房建农田,用他们的自信自强、进取奉献传承着五四精神,改变着鹦歌岭的面貌。与此同时,他们也在艰苦的环境和无私的奉献过程中,经受锻炼,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创造出森林保护的奇迹,用行动书写出:有艰苦奋斗和甘于奉献的精神,就会创造出成绩,开辟一番事业。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接旧人。五四运动高举的精神旗帜,经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的接力,已传递至当代青年的手里。鹦歌岭大学生的事迹启示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一切有理想有追求、有知识有本领的青年人,只要胸怀五四青年的报国之志,自觉地担负起历史重任,脚踏实地投身于经济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扎根基层,艰苦创业,就一定能够在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谱写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青春篇章。(光明日报 任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