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教育资讯

网络语言盛行:“新意迭出”还是“汉语危机”?

网络语言盛行:“新意迭出”还是“汉语危机”?

2014-12-30 09:14:00

来源:光明日报

  新华社发

  我国早已进入互联网时代,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个性化、非主流的表达方式已然成为一种新的流行风尚。这些网络语言日益显现出强大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一旦某网络词语在网上流行,随后就会出现在人们的日常口头语言中。

  网络语言简单化、碎片化、随性化

  在一份媒体总结的《2014年网络流行语盘点》中,“不作死就不会死”“有钱,就是任性”“且行且珍惜”“画面太美我不敢看”这些网络流行语赫然上榜。

  如果说从这些语句中还能大致体会完整的意思,那么有些可能会让你难以理解。“何弃疗”“画美不看”“十动然拒”“累觉不爱”“人艰不拆”……这些打破语法常规而组合在一起的词语,显然并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任遂虎教授告诉记者,在他所关注的网络流行语中,有把一句话压成四个字的形式,有故意写成错别字的形式,而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大多数语义不够明确,容易造成误解”。

  “特别是把一句话压成四个字的‘成语’形式,本身构词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显得牵强、生硬、别扭。”任遂虎说,而更让他担忧的是,这些本来在网络论坛、聊天当中流行的词语,已经进入到现实生活,“打开电视,荧屏上错别字满天飞,不少学生在作文当中频繁使用网络语言,让家长和老师看不懂”。

  “很多网络流行语,将集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成语随意改变,只重音意而不重词义。存在着将汉语简单化、碎片化、随性化的倾向。”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文宏告诉记者。

  承认语言现象的同时,要分清可用领域

  前不久,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规定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不得使用根据网络语言、仿照成语形式生造的词语,消息一出即引发热议。有网友认为,作为时代的产物,网络用语是否也是一种语言发展的现象呢?

  “网络流行词,我们要承认它是一种语言现象。”任遂虎说,“在网络时代,这些词语一定层出不穷,但在使用中,我们要分清可用的领域。比如,在发帖、网络聊天中使用没问题,但在现实的大众传媒以及教学场合,还是要遵循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规范,以免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

  王文宏认为,从网络文化的角度来看,正是由于互联网的传播特性,使得一些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范围被不断放大。也正是因其传播特性,很多网络流行语的生命力并不强,随着新的网络文化现象的出现,它们就会被新的网络流行语所代替。

  “比如‘给力’,最早词形见于史书,也符合大众表达习惯,现在已被广泛使用。再比如,网络语言中的‘版主’一词,顾名思义,就是一版之主的意思,主要负责管理网站论坛的某些栏目,是互联网时代的特殊产物,因其形象化被广泛使用。但这个词也被网友写成了‘斑竹’‘斑猪’,在社会文化交流中,显然这两个词会对传播造成误解。”任遂虎举例说。

  “堵”与“疏”结合,“收”与“弃”兼顾

  在《咬文嚼字》编辑部日前发布的“2014年十大流行语”中,网络流行语“高大上”“萌萌哒”入选,而关注度较高的词语“任性”“森么愁森么怨”“也是蛮拼的”等未上榜。

  在专家看来,网络语言代表着一种新的语言文化,其中不乏充满活力和新意的话语,尤其在新媒体环境下。所以不能将其彻底格式化,而需去伪存真,择其优者而用之。

  如何“择其优者而用之”?任遂虎认为,一是语言要符合语法、表意明确;二是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过于格调低下,甚至带有侮辱色彩的网络语言,要坚决反对;三是看其是否反映时代精神,在整个社会交流当中是否有存在的价值。

  “网络语言的确有自我净化机制,以及社会选择认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作分析、判断和引导,这是十分必要的。”任遂虎说。

  “语言只有随社会的发展不断纳新吐故,才真正具有生命力。”王文宏表示,对于网络语言,我们不能排斥和压制,关键是一个引导规范的问题,做到“堵”与“疏”结合,“收”与“弃”兼顾。

  “网络语言肯定还会不断创新,而如何使其更易于文化传播,是我们所需要思考的。”同时,王文宏还建议,希望有专家学者能够对网络语言作全面的研究,并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通过研究找出规律来,使其更有助于语言文化的发展”。(光明网记者 张薇 本文为互联网时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系列报道之一)

  • 相关阅读
  • 中美教育没有本质差别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中美教育的比较——其中也包括我个人的一些观察和思考——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大家之所以对这个话题感兴趣,部分源于对现实教育的某种失望和不满,部分源于对美国教育的某种新鲜和好奇。...

    时间:12-30
  • 江西近五年涉基建腐败高校官员达14名 4人系校长级

      日前,南昌大学原校长周文斌贪污受贿案备受社会关注。近五年来,江西因高校新校区扩建后,陷于基建腐败的高校官员多达14名,其中校长级的就有4名。  2000年以来,江西高校纷纷掀起建设新校区的热潮。伴随高校...

    时间:12-30
  • “九年一贯制”能减轻升学压力

      “九年一贯制有其自身的优势,它能够避免由于学段划分所带来的升学压力,有利于义务教育的系统性、渐进性、科学性。”在日前举行的2014中国教育学会年会上,北京市海淀区教科所所长吴颖慧说:“因为升学,小学...

    时间:12-30
  • 评论:考试舞弊猖獗《考试法》何时发威

      近日,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中,武汉多个高校考点内,上演这样的一幕:一些考生在考试前后被民警和考场工作人员带出,留下一个个空荡荡的座位……这一行动背后,是源自市民向媒体提供的实名举报:武汉两家...

    时间:12-30
  • 大学教授初中课堂骂学生续:儿子屡被欺负想讨公道

      新闻风暴眼  12月20日,达州当地论坛出现一则名为“四川文理学院女教授 初中班上丑态毕露”的网帖,腾讯微博也出现了关于此事的录音链接。网帖称,四川文理学院副教授石月婷的孩子跟同学发生冲突,石月婷12月...

    时间:12-30
  • 女幼师手机被抢把抢匪追到崴脚:上学时短跑满分

    小马被抢的两部手机小马站在屋内案发现场介绍当时的情况  被一男子抢走一部三星手机和iPhone 6后,成都一名女幼师小马从4楼追到2楼,期间男子脚崴受伤,而小马顺势夺回了自己的手机,并在路人的帮助下报警。  ...

    时间:12-30
  • 云南彝良一女生宾馆死亡 家属怀疑遭性侵未得回应

      近日,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一名16岁的初三在校女生被发现在宾馆房间内死亡,家属质疑其曾遭受过性侵,当地公安机关未予回应。  受害人家属胡天平对记者介绍,受害人是彝良县奎香中学的一名初三住校就读的女生...

    时间:12-30
  • 北京:明年随迁子女报考中职须在京连续就读初中3年

      北京青年报记者日前从北京教育考试院获悉,2015年北京市中考报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可在京参加中职校的考试和录取,但仍要符合三个“3”的条件。市考试院中招办有关负责人提醒,只有资格审核合格的考生,才...

    时间:12-30
  • 2015年研究生报名人数再次下降 考研热现降温拐点

      164.9万!继去年人数下跌以来,今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又减少了6.5万人,宣告这场持续了20多年的“考研热”开始明显降温。  报名人数下降的背后,是高校研究生招生遭遇前所未有的尴尬:今天中国...

    时间:12-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