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教育资讯

评论:考试舞弊猖獗《考试法》何时发威

评论:考试舞弊猖獗《考试法》何时发威

2014-12-30 09:09:00

来源:广州日报

  近日,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中,武汉多个高校考点内,上演这样的一幕:一些考生在考试前后被民警和考场工作人员带出,留下一个个空荡荡的座位……这一行动背后,是源自市民向媒体提供的实名举报:武汉两家教育咨询机构组织“枪手”,兜售器材,准备在今年研究生考试中于湖北武汉、襄阳及湖南省实施作弊。(12月29日《楚天都市报》)

  今年以来,考试作弊的新闻层出不穷,几乎让人产生审丑疲劳:6月,央视曝光河南杞县等地高考替考事件,替考事件的组织者和“枪手”有武汉高校教师和大学生;山东18名高考枪手被抓;9月,2014年全国一级建造师考试开考,四川各地考点一共“逮”出了213名作弊者;10月,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的陕西西安考点,监考人员抓住了2000多名作弊的考生……一系列丑闻浮出水面,枪手公司、考生家庭、监考老师之间隐秘的地下利益链条昭然若揭。

  考试作弊,不仅让个人诚信产生污点,而且戕害考场公平,令考试选拔人才的初衷也大打折扣。作弊有风险,但为何仍然大有市场?事实上,我国人才考核机制较单一,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学历证书、资格证书是常用筹码,通过考试筛选人才成了惯例。这也导致作弊市场风生水起的现实。而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也给投机分子可乘之机。从无线耳机到钢笔, 作弊手段与时俱进,日新月异,有些考生甚至配备有詹姆斯·邦德式的各种隐藏设备以及精密的通话装置,与考场外的答案提供者保持联系,手段之高令人咋舌。

  然而,和作弊可能带来的好处相比,我国对作弊的处罚力度显得过轻。高收益低成本让不少人铤而走险。打击作弊行为,首先,必须加大作弊成本。纵观我国当前的处罚规定,大多是取消考试成绩,再严厉的也只是限定几年内不得再次报考。而反观外国,美国一旦考试作弊,将面临图谋欺诈重罪指控,可能面临高额处罚及监禁;在新加坡、日本等国家,考试作弊将记入诚信档案;在孟加拉国,考试作弊将可能被关押;我国香港也严惩作弊,如2006年武汉去港读书的女博士生,意图行贿老师。廉署接获举报后,当场把正抄写试题答案的女生拘捕,最终还被判即时入狱六个月及充公一万元贿款。重惩震慑作弊者,才能击退作弊者的侥幸心理。

  其次,打击作弊行为,呼吁《考试法》尽快出台。尽管作弊行为猖獗,但我国法律仍力有不逮。现行法律体系中,缺少一部专门规范国家各类考试的法律。目前,我国对考试违规的处罚主要依据是《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但在事件处理上,前两部法律对作弊所设定的条件非常有限,难以适用所有考试,而《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则不具备国家法律效应。值得欣慰的是,教育部正在研究起草教育考试条例,加大考试违法行为打击力度。期待《考试法》尽快出台,让打击作弊行为更有底气。

  话说回来,给予作弊行为最后一击还在于丰富人才考核体系,打破单一依赖考试的选拔机制。诚然,考试提供了相对公平的竞争平台,是目前认可度较高的选拔方式。然而,层出不穷的资格考试、学历测试确实给人增加不少负担,也容易让人产生侥幸心理。因此,清除不必要的资格证书,规范各类考试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考核人才时,不妨增加对工作经历、成绩、专业素养等方面的审核,做出更全面的评定,别让一场考试说了算,这样才能最终让作弊行为含金量降低,让真才实学者最终脱颖而出。

  (陈小雁)

  • 相关阅读
  • 网络语言盛行:“新意迭出”还是“汉语危机”?

      新华社发  我国早已进入互联网时代,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个性化、非主流的表达方式已然成为一种新的流行风尚。这些网络语言日益显现出强大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一旦某网络词语在网上流行,随后就会出现在人们...

    时间:12-30
  • 中美教育没有本质差别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中美教育的比较——其中也包括我个人的一些观察和思考——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大家之所以对这个话题感兴趣,部分源于对现实教育的某种失望和不满,部分源于对美国教育的某种新鲜和好奇。...

    时间:12-30
  • 江西近五年涉基建腐败高校官员达14名 4人系校长级

      日前,南昌大学原校长周文斌贪污受贿案备受社会关注。近五年来,江西因高校新校区扩建后,陷于基建腐败的高校官员多达14名,其中校长级的就有4名。  2000年以来,江西高校纷纷掀起建设新校区的热潮。伴随高校...

    时间:12-30
  • “九年一贯制”能减轻升学压力

      “九年一贯制有其自身的优势,它能够避免由于学段划分所带来的升学压力,有利于义务教育的系统性、渐进性、科学性。”在日前举行的2014中国教育学会年会上,北京市海淀区教科所所长吴颖慧说:“因为升学,小学...

    时间:12-30
  • 大学教授初中课堂骂学生续:儿子屡被欺负想讨公道

      新闻风暴眼  12月20日,达州当地论坛出现一则名为“四川文理学院女教授 初中班上丑态毕露”的网帖,腾讯微博也出现了关于此事的录音链接。网帖称,四川文理学院副教授石月婷的孩子跟同学发生冲突,石月婷12月...

    时间:12-30
  • 女幼师手机被抢把抢匪追到崴脚:上学时短跑满分

    小马被抢的两部手机小马站在屋内案发现场介绍当时的情况  被一男子抢走一部三星手机和iPhone 6后,成都一名女幼师小马从4楼追到2楼,期间男子脚崴受伤,而小马顺势夺回了自己的手机,并在路人的帮助下报警。  ...

    时间:12-30
  • 云南彝良一女生宾馆死亡 家属怀疑遭性侵未得回应

      近日,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一名16岁的初三在校女生被发现在宾馆房间内死亡,家属质疑其曾遭受过性侵,当地公安机关未予回应。  受害人家属胡天平对记者介绍,受害人是彝良县奎香中学的一名初三住校就读的女生...

    时间:12-30
  • 北京:明年随迁子女报考中职须在京连续就读初中3年

      北京青年报记者日前从北京教育考试院获悉,2015年北京市中考报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可在京参加中职校的考试和录取,但仍要符合三个“3”的条件。市考试院中招办有关负责人提醒,只有资格审核合格的考生,才...

    时间:12-30
  • 2015年研究生报名人数再次下降 考研热现降温拐点

      164.9万!继去年人数下跌以来,今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又减少了6.5万人,宣告这场持续了20多年的“考研热”开始明显降温。  报名人数下降的背后,是高校研究生招生遭遇前所未有的尴尬:今天中国...

    时间:12-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