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蛟龙”号现场指挥部决定,6月20日,来自同济大学的女科学家杨群慧将搭载“蛟龙”号下潜到南海冷泉区。这是“蛟龙”号的第56次下潜,杨群慧也因此成为“蛟龙”号搭载的第一位女性科学家。
据悉,此次下潜是“蛟龙”号首次连续第4天下潜,这表明我国载人潜水器性能稳定,初步具备了连续下潜作业的能力。下潜时间预计为9时-16时,另外两名下潜人员为唐嘉陵和张东升。这次下潜将以科学应用为主,除了海底测绘和高清视频记录等常规任务外,还计划在冷泉区开展海底流体和石笋状海绵取样作业。
2013-06-20 17:00:03
根据“蛟龙”号现场指挥部决定,6月20日,来自同济大学的女科学家杨群慧将搭载“蛟龙”号下潜到南海冷泉区。这是“蛟龙”号的第56次下潜,杨群慧也因此成为“蛟龙”号搭载的第一位女性科学家。
据悉,此次下潜是“蛟龙”号首次连续第4天下潜,这表明我国载人潜水器性能稳定,初步具备了连续下潜作业的能力。下潜时间预计为9时-16时,另外两名下潜人员为唐嘉陵和张东升。这次下潜将以科学应用为主,除了海底测绘和高清视频记录等常规任务外,还计划在冷泉区开展海底流体和石笋状海绵取样作业。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最新消息显示,“蛟龙号”将于未来一周内离开江苏的江阴码头,赴南海开始试验性应用。与以往只搭载潜航员及研发人员不同,此次深潜将首次出现专门从事实验研究的科学家的身影。这...
历时10年、耗资3.5亿元的863计划重大科研任务——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研制与海试项目,今天在江苏无锡通过了科技部专家组的验收。这标志着我国系统掌握了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设计、建造和试验技术,实现了从...
去年创下7062米中国载人深潜纪录的“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将从今年6月起投入实际应用,执行深海资源勘探、环境调查、底层生物研究等工作。 上海科技馆科普大讲坛24日围绕“蛟龙号”开讲。...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所总工程师颜开6日表示,目前“蛟龙号”正在整修装备,今年夏天将开赴太平洋进行资源环境考察。 由702所作为总体设计和集成的责任单位及总设计师单...
5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七零二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颜开表示,目前“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已经顺利结束了研制阶段,将从2013年开始进入到第二个阶段,即应用阶段,真正用于海洋科学考察研究。在未...
记者日前从中国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了解到,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明年将牵头组织“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试验性应用,执行“南海深部科学计划”。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刘峰介绍,预...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结束7000米级海试任务后,随母船“向阳红09”于16日返回青岛。这标志着“蛟龙号”已完成研制与海试,即将转入业务化应用。对于刚“毕业”...
7月16日,三名深潜员在欢迎仪式上。当日,搭载“蛟龙”号深潜器的母船“向阳红09”返抵青岛奥帆中心码头,国家相关部门及青岛市民代表近千人举行仪式迎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31日上午顺利安装至试验母船“向阳红09”,预计6月1日和2日“向阳红09”船将带潜器进行吊臂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