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中国军情

中国工程院院士:装备再生能力决定战争走势和胜负

中国工程院院士:装备再生能力决定战争走势和胜负

2013-10-24 15:14:11

  “不管是在平时的训练还是在战时,装备修理对于国防现代化建设都非常重要。”中国工程院院士、装备修理专家、装甲兵工程学院教授徐滨士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说,装备修理和装备研发一样,都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现代战争,徐滨士说,考验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因素,不仅仅包括战时的动员能力、武器制造能力、军事科技水平等,还需要具备较强的战场维修能力。“装备的战场维修水平,甚至能够决定战争的整体局势和最终结果。”

  徐滨士回忆说,苏联在卫国战争时期,年产坦克约3万辆。同德国惨烈的战争造成了装备极大的损坏。“但值得一提的是,苏联在二战这几年,一共修理好了43万辆坦克。”徐滨士说,“可以说最后打败德国靠的不仅是年产3万辆坦克的制造能力,更重要的是43万辆坦克的修理能力。”

  同样的战例还发生在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和埃及、叙利亚在苏伊士运河两岸进行了大规模的坦克大会战,参战坦克数量为战争史上所罕见。在战争中,双方损毁的坦克数量达到400余辆。

  “以色列十分注重装备维修保障能力建设,为了维持持续的战斗力,以色列靠自己的技术水平,在18天的战争中,对损坏的坦克快速修复率达86%,而埃及和叙利亚仅为34%。”徐滨士说,“以色列甚至还把敌人的坦克修好了也作为自己的战斗武器,所以以色列获得了主动权,这就说明了修理的重要性。”

  尽管目前的世界形势让大规模、世界性的传统战争渐行渐远,但随着科技的进步,面对造价日益高昂、信息化含量越来越高的现代武器装备,装备修理显得十分重要。“虽然没有战损,但我们的武器装备在日常训练中仍然会出现磨损、腐蚀、疲劳等故障,只有搞好装备维护和修理,才能让装备更好地保障训练,才能在真正上战场时发挥自己的威力。美国就十分重视战损装备的现场快速修复能力和再制造能力。”徐滨士说。

  徐滨士是大型访谈栏目《两院院士谈强军》的第七期嘉宾。该栏目由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和新华网联合制作,旨在结合院士个人专业视角,围绕当前重大军事行动和社会热点话题,深入探讨国防和军队建设历史变迁和最新发展。

  • 相关阅读
  • 科普:具有大块皮肤再生能力的哺乳动物

      我们的皮肤如果受伤,通常会留下一道伤疤,但最新研究显示,有的非洲刺毛鼠即便有大块的皮肤被扯下,还能不留痕迹地再生出新的皮肤组织。这是研究人员首次发现哺乳动物有这种能力,或可为医学上研究人类组织再生提...

    时间:09-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