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中国军情

国内外战机代差令中国专家着急 40岁掉光头发

2014-12-29 10:45: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教授马登武:部队的需求就是命令

  马登武一生追求部队满意打仗管用。 明文 摄

  “备弹2枚、导弹出库”、“库内转运完毕、水平转运”……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某装备大厅,一群来自某新型舰艇的官兵正在使用某模拟器进行保障演练。

  该型模拟器的研发者是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教授马登武,一名把强军兴军作为一生奋斗目标的军校教员。

  翻开马登武的科研项目列表:为研制飞机弹射座椅检查系统,他用了3年;为研究舰载机军械保障,他用了5年;为实现第三代主战飞机军械系统自主保障,他用了10年……

  为某新型舰艇研制某训练模拟器

  作为航空装备技术保障专家,马登武积极投身舰载机保障研究领域。某新型舰艇在改造时,有些下层舱室通风条件较差,油漆味、铁锈味、烟尘等交织在一起,让人喘不上气来。为了获得精确数据,马登武一个舱室一个舱室地钻,用尺子一寸一寸地量,整整用了7天,才把与他专业有关的舱室全部精确绘图。

  大家劝他不要这么辛苦,有现成的图拿来用用就行了。马登武却说,船体这么大,3000多个舱室,住在舰上都搞不清楚。别人给的图都是二手资料,自己整的才是第一手资料,讲起课来底气足。

  依据这些数据,马登武采用数学建模、软件模拟、硬件3D仿真等方式,带领科研团队研制出某训练模拟器,为某新型舰艇培训了半数以上的该专业人才。

  马登武办公室的书柜里,摆放着不少有关航母的书籍。为了弄清航母的原理,短短三个月,他学完了关于航母的几十本书籍,每天都学到凌晨。

  “新型舰能这么快走向试验,马登武功不可没。”从事航空事业30年的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院长李鸣评价道。

  马登武常说:“事关部队战斗力建设的事,一刻都不能等,也等不起!如果慢慢吞吞、迈老爷步,延误了部队的事,那就是罪人。”

  部队的需求就是命令。马登武在办公室里放了一只行李箱,里面是他长年准备的一套固定物品,洗漱用品、换洗衣物、手机充电器,还有一本俄文小字典,随时准备出发。最近几年,他一年有一半的时间在外出差,经常在部队一呆就是一个月。

  那年冬,一架某主战飞机军械系统突发故障。接到部队的求助电话后,马登武第二天中午便赶到现场,连续奋战2个昼夜,不但排除了故障,还发现了该型飞机武器发射电路设计的缺陷,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马登武在病床上辅导研究生课程。 明文 摄
  在某主战飞机自主保障领域闯出新路
  2003年,刚从国外学习归来的马登武,被学院安排牵头筹建新的兵器教研室。
  新单位无人员、无设备、无经费,全部家当就是一台二手打印机和400元“分家费”。带着这个“家底”,马登武主动请缨,表示要在某主战飞机保障领域闯出一条新路。
  第一次“试水”行动,就让马登武吃了闭门羹。当他带着学生满腔热忱地来到某机场,主动提出想为某型战斗机的保障出一份力时,部队却犹豫了,并说:“飞机保障有工厂,一个教员真能把飞机这样复杂的装备摆弄清楚?”
  这句话像一根针刺痛了马登武,也刺醒了他。他打起背包进驻机场。
  某型飞机军械系统状态无法判别,严重制约部队战时保障能力的提升。马登武全身心地投入到该系统的研制中。缺乏资料,他走访部队,把半米厚的检修资料翻了个遍;缺少人员,他就带着3个学生加班加点;没有经费,他们就借住在机场附近农民家里。
  条件之艰苦可想而知,同去的其他单位人员纷纷打道回府。“我们是军人,条件再困难,我们也不能离开。”马登武留了下来,而且一干就是十年。
  正是凭着这股执着坚守、百折不挠的劲头,马登武和他的团队一点点跑电路、一块块测试芯片,对某型飞机全部军械系统数十个部件的所有电路进行“解剖”,并研制出多款检测设备。
  科研创新提高部队保障能力
  马登武经常告诉学生,未来战争说到底还是人才之间的较量,人跑在装备前面能打赢,人被装备牵着走要吃亏。
  弹射座椅是飞行员生命的最后保障。座椅的安全性检测一直牵动马登武的心。只要一有时间,马登武就往部队钻、往工业部门跑。经过近3年的努力,他研制的座椅定检综合测试系统方案得到上级机关的高度认可并立项。目前,该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多型海军主战飞机。部队官兵表示,系统性能稳定、管用可靠。
  一次,部队官兵在检查该型飞机一挂点导弹发射电路时,惯常检查为正常,而用特制仪器检测为故障。要想找到故障点,并不容易。为彻底搞清原理,马登武和学生一起,贴在飞机身上,常常工作到深夜。
  功夫不负有心人。马登武终于弄清楚系统的逻辑关系,并研制成功了军械系统检测车,对飞机多个地面测试设备进行整合,使飞机军械检测实现了自主保障。
  一架战机系统复杂、设备众多,对应的维护保障仪器繁多。马登武常说,搞飞机维护保障不是搬家过日子,一切要做到高效、快捷。为此,他把心思都放到设备集成,提高保障能力上。
  该型战机检测仪器电子集成程度低、操作繁琐,远程保障携带不便。马登武经过研究,研制出通用测试台,将多种挂架测试仪器的功能集中在一台上,极大地提高部队保障能力。
  一生追求部队满意打仗管用
  马登武承担的课题项目,100%带型号,100%来自部队、应用于部队。这些项目既没有大额经费支持,又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申请奖项,但马登武干得很专心,而且一干就是一生,马不停蹄地奔波在课堂、部队和战场之间。
  当有人劝说他改变有“利”的研究方向,马登武淡淡一笑:“部队满意,打仗管用,就是对我的最大褒奖。军队技术干部不能把名利看重了,要把部队管用、提高战斗力放在首位。”
  那年,马登武承接某弹射座椅定检综合测试台的研制任务。检查仪研发成功后,他委托工厂加工。产品出来后,性能基本达到指标。但马登武很不满意:“基本就是不完全,生命面前没有99%,只有100%。”为此,马登武放弃了这两台设备。
  马登武说:“教员不但要站稳三尺讲台教书育人,更要放眼部队为装备发展尽一份责任。”那年,马登武近距离接触到国外某新型战机,面对两国武器装备的代差,他感到既羞愧又着急。
  强烈的使命感驱使马登武奔波在图书馆、研究室和教室之间,他如饥似渴学习前沿知识,想方设法搜集专业资料,每天晚上不到12点不休息,周末更是全部泡在各种讲座和图书馆。
  在学院,大家都戏称马登武是加班专业户。综合实验楼值班室的登记本上,马登武登记的最多,离开的最晚。长年加班熬夜,让他40多岁头发就基本掉光了。
  学院政治部主任翁军回忆起一件印象深刻的事:2010年的一个冬夜,他带领机关工作人员在校园巡视,偌大的校园空无一人。这时,他发现教员办公楼的一扇窗户还透着灯光。原来,这个唯一亮灯的房间,就是马登武的办公室。
  在马登武的心中,部队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情再大也是小事。作为儿子,父亲生病住院,他很难到床前尽孝;作为丈夫,结婚19年,他没陪妻子逛过一次街,看过一场电影;作为父亲和博士生导师,女儿找他辅导功课都是奢望……学院政委龚理华感慨地说:“他的心里始终装着部队、装着装备、装着学生,唯独没有他自己。”(陶社兰 曹谦 丁小峰)

  • 相关阅读
  • 武警特战怎样应对火车劫持

      “叮铃铃,叮铃铃………”武警重庆总队某特战分队作战勤务值班室电话铃骤然响起。“4名‘持枪歹徒’在火车站劫持3名旅客,扬言随时“杀害”旅客,情况十...

    时间:12-29
  • 天山腹地千里冰封 边关战士砺兵忙

      翻山越岭磨砺意志  军报记者兰州分社  12月以来,新疆天山腹地哈气成霜、滴水成冰,气温降至零下20摄氏度。为不断锤炼部队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12月22日,该团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组织部队徒步至陌生地域进行...

    时间:12-29
  • 专家:中俄不会结盟 乌危机变热战不符中国利益

    钱报智库专家田帆就乌克兰危机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因乌克兰危机,西方对俄实行制裁和孤立。这种“新冷战”会如何发展,会不会发展成直接军事对抗的热战? 答:西方对俄的“新冷战&rdquo...

    时间:12-29
  • 国产大飞机模拟机填补空白 中国创意曾变外方专利

      指令:“ARJ21-700,西安咸阳—成都双流”。“飞机”开始慢慢启动。外景一瞬间变成了西安,窗外的跑道、停机坪、候机楼一一呈现。慢慢滑动、加速、起飞,整个机身向上倾斜,十几分钟后...

    时间:12-29
  • 日急于同中磋商海上联络机制 避钓鱼岛偶发冲突

      据日本共同社27日报道,为了避免因钓鱼岛局势等引发中日间不测事态,日方希望明年1月举行关于“海上联络机制”的事务级别磋商,同时希望明年年内启动该机制。  共同社报道称,关于“海上联络机...

    时间:12-29
  • 韩高官:中国欲推“亚洲人的亚洲” 日本曾失败

    新加坡《海峡时报》12月27日文章,原题:中国与美国 从硬实力到软外交 2014年的很多时候,中国试图恢复70年前日本宣布的一个概念:亚洲人的亚洲。但如今中国可能不会像当年日本那样落得惨败。 老牌强国抵...

    时间:12-29
  • 德媒:中俄在太空结盟对抗世界

      德国《明镜》周刊12月28日文章,原题:新的宇航同盟——俄中对抗世界  莫斯科与北京正结成一个宇航同盟。其中起推动作用的是俄罗斯,它希望平衡西方制裁造成的后果。  世界开始重新排列组合。这不...

    时间:12-29
  • 学者:中国人动不动就想救别国 救俄勿忘朝鲜越南

      “救俄”争论暴国人意识的潜问题  冯玉军  最近,在关于是否“救”俄罗斯的问题上,我们似乎又陷入了“中国式争论”。窃以为,问题重点不在于该不该救,而是论题提出的本身反...

    时间:12-29
  • 台“国防部”新楼号称防核弹:堪比五角大楼

      台湾国防部新大楼  位于台北大直的台“国防部”新大楼(如图)27日举行启用典礼。这座大楼号称拥有与核电厂同等级的建造标准,安保设计堪比美国五角大楼,传闻中还有神秘的地下通道。不过,岛内民众关...

    时间:12-29
  • 军报批奉承领导:投机取巧谋到一官半职结局难料

      莫把眼睛长在头顶上  人的眼睛本来长在脸上,但有的人眼睛似乎长在头顶上。他们讨巧唯上,见风使舵,眼里只有上级、没有群众,不怕官兵不满意,就怕领导不在意,一切以领导好恶为中心,专讲领导爱听的话,干领...

    时间:12-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