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涛(一级医院院长):难民营发生大规模械斗后,我带医疗队前去救援,惨况触目惊心。手术时,伤员难忍剧痛拼命挣扎,几人死死摁住方才完成了手术。不到1个小时,我一口气做了10例手术,真真切切地体验了战场救护的感觉。可以说,战士见惯了鲜血,才算熟悉了战场。
记者:战场带给官兵什么触动?
李双(连长):在这里战备训练、执行任务,官兵从穿衣戴帽到携枪带弹,从观察警戒到情况处置,都更加仔细、更加较真,谁都不敢有半点马虎。通过这次维和,官兵们对能打仗、打胜仗有了最直接、最深刻的感受。
军人的样子,在这里得到洗礼和检验
【战地日记】 近期,南苏丹局势比较紧张。连日来,该营官兵通过武装巡逻、联合搜查、警戒驱离、处置暴乱等行动,真真切切地嗅到了“实战味”。
6月的一天,当地时间凌晨2时左右,在营区外围站岗的官兵发现一拨不明身份人员接近联合国营地。仔细观察后发现,10多人携带砍刀、弓箭等武器,企图翻墙进入营区。这时,我方官兵立即喊话制止,对方非但不停止行动,还悍然用弓箭向我方射击。关键时刻官兵们没有丝毫慌乱,而是依据《交战规则》郑重警告,强行驱离了武装分子。
【连线解读】 记者:执行维和任务对培育新一代革命军人有什么启发?
胡思磊(政工组长):战场是最好的课堂。作为政治干部,过去总觉得思想政治教育难入心,可真正到了战场,很多东西不需要你多说,教育自然地就有了一个“场”。最近两个多月,我们应对过武装袭扰和难民营内部的暴力冲突,可以说危险无处不在。身处战场,官兵们对军人样子和战场有了更深的感悟,用他们的话讲就是“离战场越近,离标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