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室工程师对卫星天线周围的电磁环境进行采样分析。本报记者 穆瑞林摄
电磁战场织经纬
——记总参某电磁频谱管理中心仿真室
盛夏时节,“跨越-2015·朱日和”实兵对抗演习拉开大幕。当世人把目光投向即将登场的红蓝双方时,一支战场管控分队已提前为他们梳理好波诡云谲的电磁战场——
坦克、步战车、数控火炮等地面装备的通信联络使用哪个频率,直升机、歼击机、无人机等空中利剑的指挥控制占用什么波段?一旦稍有差池,就会产生互扰、自扰,造成己方不打自乱、未战先败。
行内人都知道,这支分队所依据的,正是总参某电磁频谱管理中心仿真室为三军部队量身订制的用频规则。
信息时代,电磁频谱,无所不用;现代战争,兵马未动,频管先行。自组建以来,该室运用频管检测、仿真等技术手段,让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磁频谱变得可视可控,先后完成国家和军队重大科技项目服务保障任务30多项,编制国家、军用标准11部,取得国防专利2项,获军队科技进步奖15项,被誉为电磁战场的“开路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