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中国军情

间谍何以能“ 飞一会儿”?防谍反谍之心不可无

间谍何以能“ 飞一会儿”?防谍反谍之心不可无

2017-02-17 10:24:39

来源:解放军报

  间谍何以能“ 飞一会儿”

  董国政

  去年美国大选结束后,时任总统奥巴马宣布,因俄涉嫌通过网络袭击干预美国总统选举而对俄进行制裁。那一次,美将矛头直接指向俄驻美外交官,不但一次性驱逐了其中的35名,而且称他们为“间谍”。

  只有俄罗斯会玩此类游戏吗?非也。时光拉回到2010年,两国之间也因间谍案起过纷争。只不过,彼此的角色正好反了过来,美国成了受指责者——被指用间谍案阻止普京再度竞选俄总统。

  这种“间谍门”游戏,玩得有点过火了。个中三味,当事方自有体察。

  间谍是一门相当古老的职业,主要从事情报搜集和破坏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科技的发达,情报搜集手段的花样翻新令人目眩。德国《明镜》周刊曾报道说,美国特别情报部门开发出一种名为“爱因斯坦”的监听设备,该设备不仅能监听手机、无线LAN、卫星电话的通信,还能掌握被监视对象身在何处。而据避难于俄罗斯的美国前中情局雇员斯诺登透露,中情局监控过包括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内的120多名外国领导人。此消息一出,默克尔大为光火:中情局搞监听,怎么连盟国领导人都不放过呢?俄总统普京则语带调侃地说,我羡慕美国总统,因为他可以“监听全球”,却不会因此而怎么样。

  当今世界,是一个间谍横飞的世界。各式间谍何以能旁若无人地“飞一会儿”?

  其一是利益竞争使然。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和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但凡一国的经济、军事、政治、文化、科技、社会、宗教动态,各个领域的重要情报,都是感兴趣的另一国所觊觎的。这一点,在相互竞争或有矛盾冲突的对手之间,以及作为潜在对手的对象国之间,尤其明显。为搜集情报,一些国家不惜投入重金。2010年,美国首次公布情报部门预算,当年投入的经费预算高达800亿美元。日本的工业间谍活动向来无孔不入,据专家说,日本搜集的情报中有85%-90%是工业和经济情报,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形成遍布世界各地的“商社情报网”。

  其二是国家安全使然。有人说,当今之世,有实力求和平易,无实力求安全难。此话有一定道理。恐怖主义是全人类的公敌。自2001年以来,恐怖主义威胁消耗了人类的大量精力财力,不仅发达国家,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反恐成本也急剧增加,这其中就包括情报搜集成本。经济安全、网络安全、环境安全等,都是间谍希望打进楔子的领域。2005年,美国五角大楼军事情报局将手下工作人员(包括专门负责招募间谍的特工)总数从6500人增加到7500人以上。为加强对互联网的监控,德国联邦情报局在近5年内投入了15亿欧元。

  其三是政治权力使然。人们注意到,在现代国际关系中,间谍作为一门“斗争的艺术”,不仅承载着维护国家安全的原有含义,而且经常成为打击、抹黑对手的政治工具。近年来,美俄间谍门事件之所以屡掀波澜,概源于此。其背后,则是国际政治权力的激烈竞争——国际事务主导权、地区事务主导权、重要领域主导权,诸如此类。

  在谍战中,一方之得必是一方之失。据专家分析,冷战期间,前苏联雷达工程师托卡乔夫为美国中央情报局充当间谍,使前苏联国防蒙受的损失超过20亿美元。在现实主义仍居主流的国际社会中,谍战风云一时难以打上休止符。

  “谍谍不休”的事实警示人们,防谍反谍之心断不可无。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