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中国军情

东部战区海军某基地23年援建4所山区小学

2024-10-12 08:47:00

来源:中国军网

秋季开学后,东部战区海军某基地机关工作人员的案头又多了几份计划:为援建学校学生开设线上海洋文化教育课、组织官兵赴援建学校慰问和发放“启航助学金”、向参加今年“走进浪花白·一起向未来”夏令营的师生收集反馈意见……

这些工作,有些是近年来新开展的,有些已延续了20多年。

2001年,海军某基地开始援建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柔远小学,后又相继与位于陕西子洲、贵州铜仁、江西宜春的3所山区乡镇小学签订援建协议。基地捐资改善学校教学条件、组织官兵结对帮扶困难学生、积极开展国防教育实践活动。如今,其中3所小学已挂牌“八一爱民学校”。

海风吹进深山,“浪花白”与“红领巾”温暖邂逅。海军某基地官兵跨越千里,为山区学生打开了一扇面向大海的窗。20多年来,蓝色的羽翼托举许多山区学生完成学业、实现梦想,成为保卫祖国、建设家乡的新生力量。

图①: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三川口镇中心小学海军主题展室。李世骄 摄

图②:“走进浪花白·一起向未来”夏令营期间,海军某基地官兵为参加拉练体验赛的学生颁发纪念奖章。刘嘉 摄

图③:夏令营期间,学生参观陆军某部“鼓浪屿好八连”荣誉室。刘嘉 摄

海的浩瀚

打开广阔的视野

“哇,这就是舰炮!”

“原来军舰这么大,和我们的教学楼差不多高!”

8月,海军某基地邀请3所援建学校的40余名学生来到基地参加“走进浪花白·一起向未来”夏令营。当曾经遥远的大海和威武的军舰真切地出现在眼前,学生们一下子沸腾了。

“以前孩子们只在屏幕里见过大海和军舰,当他们真正走进军营、来到码头,触摸军舰的舱壁、和官兵面对面交流,受到的触动就深得多。”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柔远小学的带队老师说。

“‘海上猛虎精神’,就是打不垮的钢铁脊梁、磨不掉的战斗精神。每逢急难险重任务,‘海上猛虎艇’官兵都会当先锋、打头阵,这是我们的光荣传统。”今年的夏令营活动中,基地官兵专门为登上舰艇参观的学生们介绍“海上先锋艇”“海上猛虎艇”两面战旗。资阳舰干部刘祎玮带着学生们攀舷梯、下舱室、上甲板,在鲜红的战旗前讲述“海上猛虎艇”官兵当年英勇战斗的故事。

柔远小学四年级学生李振嘉站在后排,拼命踮着脚,想要看清战旗的样子。“我还是第一次离英雄的战旗这么近。”李振嘉说,“没想到战旗的背后有这么惊心动魄的故事。长大以后,我也想当海军,保卫祖国的海疆。”

在基地援建的4所小学中,柔远小学是援建时间最长的一所。柔远小学校长高发介绍,该校学生多是附近村庄的留守儿童。基地开展援建以来,海军官兵每年来学校分享海洋科普知识、讲述海上任务故事,还邀请学生参加夏令营活动,开阔了山区学生的视野,许多学生因此树立起未来的目标。

“山外的天地不只有黄土和沙冬青,我要好好读书,将来去看大海,见识更广的世界。”聆听海军官兵讲述在远海执行任务的经历后,柔远小学三年级学生尚婷婷在自己的笔记中写道。

海的召唤

点燃报国的志向

“曾经,是你们的到来,带给我对未来的憧憬。如今,我终于和你们一样,经过努力实现了梦想。”今年夏天,海军某基地收到一封来自军营的信件。

写信人是陆军某部战士张梦昕,毕业于柔远小学。今年5月,张梦昕第一次在专业比武中获奖,他当即写信将这份喜悦与引领他走向军营的基地官兵分享。

20余年来,军营的元素出现在柔远小学校园的宣传栏、班级的光荣榜,军旅梦想也铺展在学生的未来里。

无独有偶,去年“八一”前夕,毕业于柔远小学、如今在东部战区海军某基地服役的周一哲回到母校,为学生们讲述随舰执行海上任务的经历。

“这些年,校园里的海军元素越来越多,部队援建的成效也日益凸显。”高发说。

2016年,基地同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三川口镇中心小学签订援建协议。学校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融入海军文化、军旅元素,定期邀请官兵远程讲授国防教育课,为学生们讲述海军战斗故事、英模事迹。基地还在校园内建设海军主题展室,参观军舰模型、了解海军历史,成为三川口镇中心小学的一项特色国防教育活动。

今年“七一”前夕,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田坪镇中心小学举办了一场特色军事体验项目展示活动。军事体验场内,旗语操整齐划一,军体拳喊声震天,学生们身穿融入海军文化元素的校服,展示多项军事技能,精彩表现赢得阵阵掌声。

田坪镇中心小学校长告诉笔者,基地于2022年开始援建该校。结合学校实际,基地为学校建设了文化长廊、军事体验场等设施。开设一系列军事体验项目,是基地在该校开展国防教育的特色举措之一。

据统计,援建以来,基地共在各学校开展国防教育宣讲100余场,邀请师生代表参加夏令营等活动10余次。4所学校的毕业生中,有43人参军入伍。

海的胸怀

汇聚托举的力量

“李同学最近成绩怎么样?他上次考试好像考得不太好。”

“张同学上次说近视程度加深了,他配新眼镜了吗?”

前不久,执行任务归来的铜仁舰官兵给田坪镇中心小学老师打去电话,询问各自结对帮扶学生的近况,听到老师们的回复,官兵放下心来。

出海执行任务期间,铜仁舰干部吴敬尧和战友们每抵达一个航迹点,都会在休息时拍摄海上的照片。“这是我们的习惯。”吴敬尧说,“我们会把这些照片打印出来,随信件一起寄到学校,让山区学生和我们看到一样的风景。”

铜仁舰官兵心系铜仁学子,宜春舰也是如此。2022年底,在宜春舰积极推动下,基地与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竹亭镇中心小学签订援建协议,为该校翻新校舍,整修操场、购置图书。那次,竹亭镇中心小学领导道出了困扰他们许久的难题:教师队伍水平有限、优秀人才难以留住。

“‘硬件’上去了,‘软件’还不配套。怎么办?”

利用驻地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基地定期邀请驻地市级以上优秀教师与竹亭镇中心小学教师交流经验,为山区教师提供学习培训机会,并联合学校组织“优秀教师”、教学质量奖等评选,增强教师的职业荣誉感。

去年底,在竹亭镇中心小学援建座谈会上,基地提出由他们牵头与有关部门协调,建立教育资源共享机制。老师们得知后高兴地说:“现在,我们山区教师有了更多的培训机会和更好的发展前景,这都离不开海军官兵的支持和帮助。”

近些年,该基地还在4所援建学校所在地乡镇开展“军民鱼水情深·携手连心共建”帮困解难系列活动,探索将教育帮扶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融合,积极参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建设。

春风育桃李,新芽竞粲然。如今,从各援建学校走出的学生以各种形式续写着山与海的情缘。“感谢海军官兵对山区学子的关爱,我会扎根家乡,把这份温暖的火种继续传递下去。”一位曾就读于柔远小学、大学毕业后选择回乡创业的学子说。(刘礼鹏 涂宇鹏 林彬)

  • 相关阅读
  • “奋斗情·青春志”丨守护万家灯火

    大山无言、忠诚无悔。金沙江下游,矗立着四个水电站,乌东德水电站就是其中之一。驻守在乌东德水电站的,是武警云南总队昆明支队某部官兵。他们常年驻守在隧道中,与孤独为伴、与大山为邻,把“守山、守...

    时间:10-12
  • “奋斗情·青春志”丨远方的家

    武警黑龙江总队佳木斯支队抚远中队驻守在祖国陆地最东端的抚远市,是全国民族团结模范集体。多年来,中队官兵始终与驻地少数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在祖国东极谱写了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感...

    时间:10-12
  • 法国呼吁对以武器禁运有何考量

    “黎巴嫩人民不该是牺牲品,黎巴嫩不该成为新的加沙。”近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呼吁停止为以色列的作战行动提供武器,并强调应通过制定政治解决方案来化解冲突。对此,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反唇相讥,并称无论...

    时间:10-12
  • 空军航空兵某旅组织飞行训练

    黄国泰 摄近日,空军航空兵某旅组织飞行训练。...

    时间:10-12
  • 东部战区陆军某旅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效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日前,东部战区陆军某旅组织一堂教育课,政治教员曾隽麟围绕“弘扬优良传统,科学理性消费”这一话题,与在外执行任务的官兵进行线上互动交流...

    时间:10-12
  • 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提升师资队伍教战研战本领

    日前,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组织新一批见习锻炼归来的教员召开经验交流座谈会。经过任务一线的锤炼,教员们普遍感到收获颇丰,认为这次经历对他们下一步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很有帮助。这是该院着眼提高联合...

    时间:10-12
  • 西藏军区某边防连官兵与珞巴族群众共守边防

    西藏军区某边防连官兵与林芝市米林市南伊珞巴民族乡民警、村民一起在“红色小牧屋”前升国旗。胡强 摄“咱们的房屋就是边境线上的坐标,大家要一起守土固边、保护生态,共同维护好边境的安宁。”远眺河谷...

    时间:10-12
  • 第78集团军某旅探索加快提升新兵能力素质

    秋日,第78集团军某旅演训场,一场指挥所构筑伪装演练拉开战幕。列兵毛嘉诚根据侦察班回传的信息,快速勘察作业区域。伪装作业手、列兵王彦与组员密切配合,判断风速风向,施放烟幕伪装,一堵“烟墙”迅...

    时间:10-12
  • 陆军某旅为驻训地村民提供义诊服务

    秋日,正在福建某地野外驻训的陆军某旅卫生连几名官兵,吃过午饭便匆匆向附近村庄的卫生所走去——今天他们值班,要为村民提供义诊服务。“平时我们进趟城不容易,去大医院看病更难。如今,有军医到家门...

    时间:10-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