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南极诞生新中国奇迹记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

2010-03-23 21:52:26

来源:新华网

  4月9日,上海吴淞边检民警向进入祖国领海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挥手致意。

  当日,“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抵达上海长江口锚地,标志我国第25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圆满完成。据悉,此次南极科考队乘“雪龙”号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在南极冰穹A地区进行了雪冰采样、天文观测、基础测绘考察,完成了南极下坡风结构现场观测试验。“雪龙”号返航途中曾到我国台湾高雄港与台湾同胞进行交流。新华社记者陈飞摄

  新华网上海4月10日电题:神奇的南极诞生新的中国奇迹——记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

  新华社记者刘奕湛

  南极,一片让人向往的圣洁土地,充满了神奇。这里有壮美的冰山、亘古不变的冰原和美丽可爱的动物,当你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心灵无不受到极大的震撼,让你深深牢记在这里的分分秒秒。在过去的173天里,新华社记者跟随中国第2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经历了种种困难与挫折,亦见证了昆仑站的建成,感受到以“爱国、求实、创新、拼搏”为核心内涵的南极精神的深意。

  由于中国第2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是以往历次考察队当中任务最重、搭载人数最多、装卸物资量最大的一次南极考察,“雪龙”号较以往提前了1个月的时间启航前往南极。2008年10月20日,承担着建设中国首个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任务的中国第2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从上海启航前往南极中山站。

  40多名船员在船长王建中的带领下一路上精心呵护和驾驶着“雪龙”号来保障考察队圆满完成任务。一路上,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利,比计划提前2天到达南纬68度52分10秒,南极中山站以北57公里外的普里兹湾固定海冰外缘。就在这里,一道天然屏障横在了“雪龙”号的前方,这道屏障让“雪龙”号遭遇了我国南极科考以来最严重的“阻挠”。复杂的海冰让“雪龙”号举步维艰,最艰难的时候一天仅仅前进了60米的距离。

  2008年中山站地区降雪量大大超过往年,仅11月份降雪天数多达23天,高出历年1倍以上。连日来,大风降雪天气交替出现,几场强降雪后,接岸海冰覆盖了厚达70厘米的积雪,厚厚的雪就像一床棉被一样“保护”着海冰,这不仅增加了“雪龙”号破冰的难度,还为判断海冰状况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持续恶劣的天气使得直升机吊运作业无法开展,卸货工作一度滞后了21天。

  为了尽早抵达中山站,船长王建中就把驾驶台当成了自己的宿舍,在“雪龙”号破冰最艰难的阶段,他几乎全天守在驾驶台,拿着望远镜紧紧地盯着海冰,亲自掌舵驾驶“雪龙”号破冰。这期间,如何保证“雪龙”号保持最大的动力冲破海冰,对轮机部的船员们是一个大考验,但是从正面撞击容易楔入冰中,好比钉子插入木塞,而破冰速度过大使得船体进冰容易、后退困难,频繁的大功率后退对雪龙船螺旋桨尾轴造成极大的负担。总结了多次卡船经验之后,“雪龙”号采取了同时开辟两个航道前后推进的破冰办法,如人挪步,左右两个航道交替前行。22日在全体船员艰苦卓绝的努力下,终于走出这条3.7公里宽的冰块重叠带。在最大马力的支撑下,“雪龙”号的“胃口”也相当惊人--1天就消耗了近50吨油!

  第25次南极考察队领队杨惠根说:“更为严重的是,这一季节的雪面融水和高温海水同时加速了海冰的消融过程,经考察队专门组织的冰上探测结果显示,中山站向外的海冰全为湿海冰,海冰强度大大降低,这大幅增加了考察队冰上卸货作业的安全威胁和风险。”

  • 相关阅读
  • 美国科学家拼接出迄今最详细地球真彩照(图)

      [导读]美国科学家和绘图人员利用成千上万张从太空拍摄的地球图像并综合大量的卫星对地观测数据,拼接出迄今最详细的地球真彩照。  腾讯科技讯(编译/嘟嘟)据英国《电讯报》报道,美国科学家和绘图人员利用成千上...

    时间:03-23
  • 美研制家用微型电站或掀起家庭供能革命

      新浪环球地理讯北京时间2月26日消息据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致力于发明燃料电池的美国清洁能源公司BloomEnergy表示,在24日揭开面纱的迷你冰箱大小的家用微型发电站BloomBox,可在十年内为美国家庭提供廉价、环...

    时间:03-23
  • 美科学家发现“长生不老”妙方

      [导读]目前,科学家通过老鼠实验发现一种奇特的老鼠抗衰老方法,对衰老期老鼠注入青年期老鼠的血液,能够起到恢复活力的功效。  腾讯科技讯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日前,美国科学家最新一项研究表明...

    时间:03-23
  • 马尔代夫拟建漂浮岛来自救应对海平面上升

      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正日益威胁马尔代夫群岛,这个美丽的岛国未来或将被海水淹没。为应对这一危机,日前马尔代夫政府同DutchDocklands公司签订了一项协议,后者将为马尔代夫建造出几座漂浮式岛屿,岛屿...

    时间:03-23
  • 来自1000万年前的笑声:笑并非人类独有特征

      腾讯科技讯据国外媒体报道,笑是所有人都会做的一件事,而无论其种族、文化、语言,甚至宗教——那就是笑。新的研究表明,在距今1000万年到1600万年前,人与类人猿最后的共同祖先也会笑,至少在胳肢它...

    时间:03-23
  • 科学家称100亿年前宇宙灾变致星系停止生长

      这张艺术概念画显示了大量能量从一个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里倾泻出来。科学家认为,从这种黑洞逃逸出来的碎片或者死亡恒星产生的强风生成的大量能量,驱散了恒星形成所需的气体,导致星系停止生长。  新浪科...

    时间:03-23
  • 科学家称虎鲸杀人源于“心理问题”

      上周,美国奥兰多海洋世界(SeaWorldOrlando)发生罕见惨剧,一位资深女训练员在观众面前被一条相处多年的雄性虎鲸拖入水底溺毙。多家媒体对此事进行了报道。现在,科学家解释说,这是虎鲸的“心理问题&rdquo...

    时间:03-23
  • 高超声速技术引领航天运载器的革命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是高超声速技术的最早倡导者之一。他在1945年发表的一篇论文“论高超声速相似律”中,首先采用Hypersonic这个词来表示高超声速,即飞行M数大于5的飞行,后来这个词就在全世界...

    时间:03-23
  • 动物世界中的“蜗居”:蓑蛾幼虫外壳像鸟粪

      本周,温总理和网民的对话让“蜗居”再次成为热词。下面,我们就以一组图片,带大家体会一下动物世界中“蜗居”的滋味吧!  虾虎鱼  一只虾虎鱼(Gobyfish)躲在珊瑚形成的洞中。虾虎鱼就...

    时间:03-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