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5 利用有机覆盖物土壤
城市绿地土壤不仅直接关系树木的生长,也影响城市水土流失和空气中粉尘来源。
据研究,北京粉尘大部分来源于本地,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绿地水土流失导致的。国外城市森林管理中,土壤的覆盖处理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利用树皮、树枝、树叶等材料加工形成的有机地表覆盖物,作为一种新型材料,既能显著改善土壤性状,促进树木生长,抑制杂草生长,又能起到防尘、装饰的效果,已在国外城市绿化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细节6 加入喷泉增加湿度
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处在江水相对丰富的地带,气候湿润。在城市的建设中注重使用自然式喷泉增加空气湿度,减少灰尘。以夏宫为例,整个景区利用天然的水位落差设计了众多喷泉,不仅增加空气湿度,吸滞大气中的灰尘,也形成风格迥异的景观,增强观赏效果。
北京气候比较干燥,通过各种途径增加城市水体面积,对于改善城市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在建设过程中与城市森林建设结合在一起,形成合理的布局,可使城市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三问城市森林
Q:快速发展原因?
A: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国外城市森林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其把城市森林作为城市有生命的生态基础设施,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统一规划建设。
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制定法律,正式将城市森林纳入农业部林务局管理,解决市民植树技术和资金方面的困难。1990年,美国农业部建立林业基金专户,用于保证城市森林计划的顺利实施,还成立全国性的城市和社区森林改进委员会,拨专款促进城市森林计划的实施。
原苏联于20世纪60至70年代,完成了经营城市林和市郊林的规划体系,目前仅莫斯科就有11个天然林区,84个公园、720个街道公园、100个街心公园,这些森林和绿地总面积占市区面积的40%。
Q:有何客观要求?
A:跨区域跨部门协同配合
由于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危害带有跨区域、跨时代的特点,客观上要求以森林、湿地为主的生态环境治理也要跨区域、跨部门的协同与配合,按照区域景观生态的特点在适宜的尺度上进行。
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深刻发展,面向包括城区、郊区甚至远郊区在内的整个城市化地区开展城市森林建设已得到广泛认可。无论是俄罗斯莫斯科、法国巴黎还是澳大利亚堪培拉、黄金海岸以及加拿大温哥华、挪威奥斯陆,都非常重视郊区以及远郊区的森林保护,形成森林围城的大城市生态发展格局。
Q:主导功能为何?
A:改善人居环境提供休闲场所
在欧美许多发达国家,城市化地区森林资源的主导功能是改善人居环境,提供清洁水源及休闲游憩场所。
除了划定城市附近大量的森林、湿地资源建立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城市郊野公园外,还规划建设了短、中、长程的多样化的森林游憩步道,建立较完善的步道体系,形成贯通城乡的、便民游憩的森林健康廊道。
加拿大温哥华山地森林游憩步道的设计充分吸纳了登山客的建议,既考虑森林保护、安全管理的需要,又满足登山者的登山探幽、回归自然的需求。同时,结合不同类型人群的特点和兴趣爱好,依托森林、湿地自然环境,规划建设自然科普和生态道德教育场所,使居民在游憩中潜移默化地得到科普知识,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
控制城市无序扩张
城市的快速发展对建设用地产生巨大需求,一方面单个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周边土地被大量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另一方面卫星城不断出现也加剧城市用地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