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注重制定长期稳定的森林、湿地保护规划。许多城市周围保留的大片城郊森林,对控制城市的无序发展,促进现代城市空间扩张由传统的摊大饼式向组团式方向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伦敦周围13至24公里宽的绿带,为伦敦形成沿河呈条带状串珠式的城市发展格局奠定基础。
作用
发动公众一起参与
一些国家在发展城市森林时,群众组织和积极分子发挥了重要作用。
美国洛杉矶市的一位城市森林积极分子,发起建立“树木之人”组织,负责当地的植树和树木管护工作。2008年,美国拥有3402个树木城市社团。英国提出“伦敦森林”计划,目的是发动伦敦居民参与植树,提高伦敦人对首都树木的责任感与感情,鼓励社会参与投资种植及养护首都的树木。
主体
颁布政策法规
英国1938年颁布绿带法,是城市绿化实行法制最早的国家。该法规定,在伦敦周围保留宽13至24公里的绿带,在此范围内不准建工厂和住宅。德国科隆100多年来始终把绿地作为城市的骨架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
日本1962年制定保护树木法,1973年公布城市绿地保护法,规定工厂、医院、学校中绿地应占总面积的20%至30%。
新加坡要求所有广场都要有30%至40%的绿地,新修建的道路必须有4米宽的隔离带、2米宽的侧方绿化带,次级道路也要有1.5米宽的侧方绿化带。(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