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2年,刘强东的反对者们心照不宣地对京东商城发起了“总攻”,穷追猛打,一贯张扬的刘强东都来不及一一回应。在他们的眼中,刘强东是“破坏者”、“大话王”,甚至是“骗子”,但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也承认,起码在眼下,已经搞了8年电子商务的京东商城仍然是一个最重要的对手——头号“敌人”。
中关村的小商户们也不愿再私下抱怨了。不久前,他们围攻了中关村在线(ZOL)总部,要求其撤掉京东商城投放的广告,成为“反京东”阵营中最新的成员。作为一个“销售促进型”的网站,ZOL被认为每天影响着数百万的IT采购用户,是最具商业价值的经销商平台之一。
刘强东在微博里披露了这件事,并且提出了建议,称商户“没必要死抱着注定没落的中关村老路子走到底”。比如可以做维修、上门服务、转行,“连毛利最低的行业都做过了,你去代理服装就是小菜一碟!”
“站着说话不腰疼。”一个中关村商户认为刘强东的表态只是风凉话,很不以为然。而家电产业专家、帕勒咨询董事罗清启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小商户们阻挠京东广告投放不近情理,不过风波也反映出京东和中小商户,甚至很多经销商、代理商的矛盾已经很深。
在过去几年里,京东在3C、数码领域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冲击了线下零售商户,中关村商户的生意更是因此萧条了很多。
他们中的很多人曾经是京东的供货商,“因为厂家不给京东直供,京东商城就从代理商、经销商手里进货。经常是京东卖一款手机,要找二三十个经销商供货。”一个电商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然而,京东的模式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价格混乱,并最终打击了经销商。“为了低价流量冲规模,京东自己买来,再赔本卖。比如一台手机1000元,有人买了你的手机,再卖950元,那谁还会再买你的货?”罗清启认为,这是电商发展不可避免的结果。线上不多的市场份额改变了整个零售业的规则,京东在原本一套产品体系严格对应一套价格体系的“铁板”上戳了一个洞。
传统家电商发起总攻“说大话的京东打不了持久战”
刘强东在辉煌不再的海龙、鼎好的面前拿出了“高姿态”。但面对一些新进入者,事情就远没有那么轻松。
有5亿上网用户的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一个高地。在去年,大型家电零售商们纷纷宣布把电子商务提升到战略高度,在他们眼里,京东是一个强劲对手,但同时也漏洞百出。
马云当年与eBay争夺C2C市场时的口水战,为淘宝节省了不少广告费。刘强东发扬了这种高调,但却被他的反对者们讥讽为“说大话”。刘强东曾称,京东将在2012年下半年实现盈利,2014年超过国美和苏宁,五年后,超过淘宝。但至今,京东的销售规模、资金状况频遭质疑。而对于老牌零售商而言,甚至京东抛出的采购大单,都是“靠不住的”。
京东商城本月宣布了一项3年800亿采购额的家电采购计划,以显示在获得厂家直供方面的重大突破。
“行内人一看就知道,所谓采购意向就是随便一说,真的能采购那么多?”苏宁易购市场管理中心常务副总监闵涓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是“信口开河”,京东在这次宣传时甚至出现很多低级错误,“他们合作客户的名单中出现了伊莱克斯、惠而浦等等,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这两家与苏宁都有排他性的独家供货合作,后来,京东解释说是笔误。”
无论是苏宁易购还是国美商城,正在采取同一个策略——把京东拖入一场旷日持久的价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