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根据国家邮政局最新发布信息公告显示,联邦快递公司和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已经向国家邮政局提出经营国内快递业务的申请,而目前经营许可的申请进度已经到最后公示阶段。如果不出意外的话,5月31日公示结束后,联邦快递和UPS将正式获颁牌照,他们也将告别以往迂回切入的策略,名正言顺在中国从事国内快递业务。
与业内专家和观察人士对此所表达的乐观态度相比,昨天(29日),包括顺丰、宅急送、韵达、圆通等在内的大部分快递企业高层对于这一消息则是态度低调。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联邦快递和UPS的排兵布阵还需时日,在短期内并不会掀起正面冲突,但不能回避的是,新一轮的市场重组即将开始。
“联邦快递已经注意到国家邮政局网站上的信息。”昨天,联邦快递企业传讯部有关人士表示,他们将继续与政府机构保持紧密沟通与合作,同时也还会照常开展业务。
虽然牌照到手之前联邦快递和UPS出言谨慎,但据了解,联邦快递和UPS的中国公司将分别以北京顺义区和广州白云区为基地,经营除信件外的国内快递业务。联邦快递申请在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天津、大连、郑州、成都等8个城市开展国内快递业务,而UPS则只是在上海、深圳、广州、天津和西安五地经营国内快递业务。
对此,中国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表示,对于这些国外快递公司来说,他们的计划是长期的,从联邦快递和UPS首批布局的城市不难看出,他们的战略布局是先从一线城市开始,再到二三线。
徐勇:其实联邦快递在2007年通过并购国内快递已经进入了国内快递市场。我们的邮政法是2009年颁布实施的,在邮政法里面规定了从事快递业务必须取得国家邮政局的经营许可,从这点来讲它的法律意义大于它的实际意义,未来对我们国内快递的市场影响,我认为10年之内它的影响力非常有限。特别是在美国经济不景气和欧债危机的情况下,它们要想大规模的进入条件还不成熟,它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长期它可能会对我们内资快递企业构成很大的压力。
据了解,联邦快递之前依靠收购在华合资伙伴大田快递的网络已经介入国内快递业务,而UPS早年曾经盯上深圳DDS快递。而他们的客户,目前是针对部分既有国际派送需求、也有国内快件需求的签约客户。上述快递企业负责人表示,虽然两家外资公司目前在我国的国内业务相对于本土企业来说占比还小,但他们主要在一线城市的网络部署已经准备就绪,一旦牌照到手,他们将能很快密集渗透。
这让本土企业不能不捏一把汗。据了解,国内快递企业目前虽然占据绝对优势,但他们最大的问题是基础薄弱。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11年邮政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目前,国有、民营、外资快递企业业务量市场份额分别为29.4%、67.6%和3%,但是,业务收入市场份额却分别为35.8 %、49.4 %和14.8%。即便正在冲刺上市的中邮速递,它2011年营业利润率也仅为4.71%,可以说,整个快递行业的运营效率并不高。
对此,资深商业物流从业者胡春才认为,国内消费者对价格很敏感,目前国内快递价格在激烈竞争下已经降到很低,外资快递企业在成本控制上拼不过国内企业。
胡春才:国外这个运作它的优势很难体现出来。国内目前的快递主要是成本比较低,网络比较广,国外要建立这样一个网络,要树立这样一个低成本肯定要时间的,省级的、市级的各个层次的网络,这批快递员也要训练。老百姓平常使用快递,也很少考虑什么国外的。
联邦快递和UPS布网不完善,可进入的国内异地快递市场有限,虽然现在UPS和联邦快递在广州和北京都建立了基地,但是徐勇认为,这些基地主要还是为国际业务服务的,国内业务的网络建设,外资企业还需要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