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来说,要实施一项远赴木卫二展开考察的项目,光是将探测器送达目的地就需要耗费6年时间,而相比之下好奇号火星车的单程路程仅需要8个月。木卫二还有其它一些不利条件,比如来自木星磁场的高能带电粒子可能只需数周就可以毁掉飞船上的电子系统。就像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专门研究这些外太阳系冰冻卫星的行星科学家理查德·格林贝格(Richard Greenberg) 所说的那样:“我个人非常喜欢木卫二。但是客观的说,木卫二和火星都是搜寻生命迹象的好去处。”
太空探索的价值
不管科学家们最终是否能找到地球之外的生命体,火星探测项目确实增强了美国的威望。正如穆森所言:“全世界各地的人们所感受到的很多温暖人心的时刻,很多都来自太空探索项目。因此很难准确的去计算一项太空探测计划所带来的价值。”太空探测项目是最终的地位象征。中国和印度通过成功的太空计划展示了各自的技术实力。甚至包括伊朗,巴基斯坦,委内瑞拉,以色列,墨西哥和十多个其他国家都跃跃欲试,希望在这一领域崭露头角。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科学家亚当·谢里夫(Adam B. Schiff)说:“如果我们停止火星计划,那么要想重新回去可能就要再花上数十年。”位于加州帕萨迪纳的喷气推进实验室是美国宇航局火星探测计划的指挥中枢。他说:“我们拥有所需的专业技术。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其它国家可以做到这一点。”事实也确实如此,美国宇航局自从1964年以来已经实施了13次成功的火星探测项目,另有5次失败,而相比之下,前苏联(1991年之后为俄罗斯)在火星探测计划上则是厄运连连,该国已经经历了15次重大失败,仅有4次取得了部分的成功。
穆森还表示,相比美国在其它太空项目上花费的金钱,火星探测项目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金额。他指出,仅在2011年,美国宇航局就在国际空间站和航天飞机项目上花费了40多亿美元,而设计作为现役的哈勃空间望远镜继任者的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项目,宇航局已经为其支付了88亿美元。这看上去已经是非常惊人的花费,但是如果你去看一下美国国防部仅仅在2012年一年的预算拨款,超过6000亿美元的金额会让宇航局的任何项目黯然失色。朱维特说:美国人每年花费70亿美元购买薯片。而佩吉也说:“对于火星项目而言,我们所说的仅仅是一比非常小的开销。”但就算是这样,在美国选举年的狂热之中,政客们仍然觉得这些用于科学的钱是“太浪费”了,他们找不到将钱花在火星探测方面的理由,只要美国政府依旧债台高筑,很多美国民众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之前就永远如此。
不过这次,在好奇号即将展开火星登陆壮举的时刻,似乎很难找到一个人愿意去公开批评火星探测项目。但是在2004年,当美国总统小布什推动一项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其中包括载人火星飞行)时,来自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参议院乔·利伯曼(Joe Lieberman)提出了批评,他说与其将数十亿美元的经费用在火星上,还不如将这些钱用在地球上,用在改善美国民众的医疗,教育和公共安全方面。美国火星协会创始人,航天工程师罗伯特·祖柏林(Robert Zubrin)表示:即便是那些对火星感兴趣,并且对好奇号的诞生感到兴奋的人们也对此提出了担忧,他们忧虑宇航局是否“将鸡蛋都放在了一个篮子里。” 火星协会(Mars Society)是一个民间组织,致力于推动实施载人火星飞行计划。
美国宇航局在1999年经历重大挫折,当年实施的两大火星探测项目——火星气候轨道器和火星极地登陆者全部失败,但是美国宇航局当时就已经开始着手为下一次的火星探测做准备,并且之后都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