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遥感,探寻地下文物的“天眼”

遥感,探寻地下文物的“天眼”

2012-08-23 16:28:23

  聂跃平说,利用遥感技术考古通过在空中实现对地面俯视,对一个地区地貌进行全方位观察,不会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大大节省了考古调查的成本。遥感图片容易获得一个地区的全局信息,同时,遥感图像成像尺度变化范围大,有利于人们对所得图片进行研究。有人做过统计,在相同范围内,用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的方法,在效率上要比传统的踏查方法提高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在“文物三普”中,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国家文物局遥感考古联合实验室与新疆和海南有关机构合作,对新疆地区进行遥感勘察,从卫星照片、航片上发现目标,用GPS确定坐标,然后对新发现的文物点进行地面抽样检查,发现了2000多处新遗址。同时他们对海南森林植被覆盖区的古遗址也进行了有效的遥感探测。

  “最重要的是,遥感考古对古代遗迹的破坏相对于传统考古要小得多。利用遥感图像,可以在不破坏文物的前提下,了解遗址和古代墓葬的构造,尽可能地减少破坏。”聂跃平说。

  建立全国性遥感信息库还原历史

  遥感探测技术、地磁探测法、三维扫描,考古已告别了“拿着小铲子挖土”的时代,越来越多的现代高科技手段应用于考古。

  聂跃平告诉记者,自己最近正在开展一项工作,在遥感资料的基础上,收集了遗迹分布区内可能收集到的航片、卫星照片资料,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对京杭大运河沿线的重要古建筑进行了虚拟复原,并展示古时的漕运景象,充分再现了古人在开凿及发挥大运河作用的智慧和贡献。

  “我国地域太广,即使是内蒙古区域,东部草原、西部沙漠、中部丘陵和山区,环境和遗址情况不一样,遥感的数据和参数使用都不一样。”聂跃平告诉记者,目前只是把已经勘察过的区域资料保留下来,进一步研究,积累参数,未来希望能建立一个全国的遥感考古信息库,这项技术的应用,将对我国今后应用这项成果进行大遗址保护规划、文保管理水平的提高、遗址环境变化的动态监控、公众享受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等都起到重要作用,“这需要很多年的数据积累。”(新华网)

  • 相关阅读
  • 探寻“蛟龙”号背后的故事

      圆满完成7000米海试任务的“蛟龙”号从哪里诞生?它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技术团队?它的成功需要克服哪些技术难题?适逢“蛟龙”号载誉归来之际,新华社记者走近“蛟龙”号总体...

    时间:07-17
  • 我市将在乡镇街道安装“天眼”

      本网讯(记者 王涛 马泽平 )连日来,在我市一些乡镇街道,工人们都在忙着安装调试村镇监控系统。据了解,这是我市正在加紧实施的公安“853工程”。截至目前,已建成市、县区、社区村镇视频监控点840...

    时间:06-13
  • 河南地下文物资源全国第一

      河南是全国重要的文物大省,地下文物全国第一,地上文物全国第二……  说起这些,文物工作者们会津津乐道。  可调查显示,大约一半的受访者并不知晓自家“家底”。  为何会形成这种...

    时间:06-11
  •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卫星十五号”

    5月29日,“遥感卫星十五号”发射点火瞬间。当日15时3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遥感卫星十五号”,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时间:05-30
  • 《中国式二代》:在价值失范时代迷惘与探寻

      当下中国最要害的问题是什么呢?似乎不是社会、经济问题,而是人们的价值观念问题。我们在物质、精神以及人自身的基本课题上,已没有一个公认的、稳定的、让人信服的认知标准。传统文化的、意识形态的价值标准,...

    时间:05-29
  • 大卸八块求真相 探寻空调"臭"的根源

      相信看文章的很多车主朋友都会有同样的困扰:夏天开空调之后总有一股刺鼻的异味(常说的:臭抹布味、土腥味)从出风口出来,让人特别恶心。当我们发现这一情况的时候我们常会做的就是去清洗空调系统,来祛除异味,...

    时间:05-07
  • 碳纳米管存在独特“遥感焦耳热效应”

      报道,美国马里兰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只在纳米领域才有的“遥感焦耳热效应”:当碳纳米管通电时,其附近物体会发热,而纳米管本身却仍然是冷的。研究人员指出,理解这种现象有望带来一种全新...

    时间:04-12
  • 中国成功发射“遥感卫星十三号”

      11月30日凌晨2时50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遥感卫星十三号”。卫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将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发射使用的运载火箭...

    时间:11-30
  • 又一张“画皮”?探寻所谓“养生大师”李一的虚实

      李一站在讲台上,嘴里念念有词,传授“养生秘诀”,台下上百名听众也依样葫芦,跟着做动作。台上的重庆缙云山绍龙观住持李一,如今正被广泛质疑。他曾被宣传成养生专家、学问大师,号称有三万名弟子,...

    时间:08-20
  • 中国成功发射遥感卫星十号 主要用于科学试验等

      据新华网太原电 10日6时49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遥感卫星十号”送入预定轨道。  这次发射升空的“遥感卫星十号”和“长征四号丙...

    时间:08-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