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电流的地方就会有辐射,有信号的地方就会有辐射。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生活与辐射关系越来越亲密:它们以前“玩暧昧”,现在却“结婚”了。无线充电功能兴起,辐射问题首先摆在了用户面前。
调查现象
无线充电兴起
争议在电磁波辐射
9月5日,诺基亚召开盛大发布会,推出两款Windows Phone 8智能手机:Lumia 920和Lumia 820。从发布时机上看,诺基亚险胜苹果,但败给了三星。
这两款手机运用了三大新技术,其中一项就是无线充电技术:将手机放在无线充电器的托盘上,就能为手机充电了。此前有消息透露,昨日发布的iPhone 5手机也带有此种功能,但事实并非如此。明年,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会越来越多。
但有一个现实问题必须考虑。“凡是以无线方式连接的都会产生电磁波辐射。”上海防电磁辐射协会发言人黄建华表示,电磁波对人体的影响很复杂,需要长期的数据积累,“这个过程,就好比人们花了几十年时间,才确认吸二手烟一定会致癌一样。”
无线充电技术虽然在十九世纪就已经出现,但在手机上应用的普及程度并不高。它运用了“磁共振”原理,让无线充电器通过空气向手机电池传播电荷。此前已有惠普平板电脑ThouchPad、夏普手机SH-13C等产品试水无线充电功能。
总体而言,这种技术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市面上许多无线充电器都没有标明辐射值,针对无线充电器的电磁辐射标准也尚未出台。这段空白期内,用户会成为那只辐射试验中的“小白鼠”吗?
调查结果
拿仪器测一下
真有电磁波辐射
为了证实无线充电是否有辐射,晨报记者进行了一个小测试,测试的目的有三个:一、无线充电器有没有辐射;二、无线充电器辐射值大不大;三、与其他电子产品一起是否有累加效应。
直接测试:果然有辐射
记者来到北京电信营业厅大郊亭店,营业厅工作人员拿出一台高灵敏度辐射测试仪。该仪器能测量手机等物品的辐射值,还能感知周围环境的电磁污染程度。它的测试值并没有单位(毫瓦、毫安等),只有一系列相对或高或低的数值,越高就代表辐射越严重。
记者测试的物品有:无线充电器一台,夏普SH8010C手机一台,联想台式机一台,索尼无线鼠标一个。营业厅现场工作人员也参与了测试,他使用的手机是三星i579。
测试前,营业厅内有数台电脑、电视、WiFi,这会产生一定的电磁污染。测试仪器的初始值约为70-80,记者将无线充电器连接电源,放置仪器测试窗口,数值增到了150至180,增量并不明显,但证明确实有辐射。
对比测试:辐射值较小
为了对比辐射值大小,记者将所带物品进行一一测试。将无线充电器拿下,对索尼无线鼠标进行测试,数值在120-140之间浮动,无线充电器使用1节5号电池,产生的电压约为1.5V。
再拿营业厅现场的台式机来测试,该台式机使用的是19寸宽屏电脑。将测试仪放置屏幕前,数值为200至230,这是用户使用电脑最常见的位置。将仪器转到显示器侧面,数值增大到250至300;再移动至显示器后方,数值增大到400至627。
接下来进行试验的是手机。用营业厅工作人员的三星手机i579拨打电话,接通一瞬间辐射数值达到427,接通后为200左右;再将夏普SH8010C放置测试窗口拨打电话,接通一刹那数值居然飙到了2000,接通后数值在1000上下浮动。这两款手机制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