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载200多万孔子后裔资料的《孔子世家谱》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家谱。据家谱续修人士的最新消息,这一家谱已全面实现数字化,孔子后裔资料录入随之实现常态化。
曾主持《孔子世家谱》修订的常态化续修工作协会名誉会长、孔子第77代孙孔德墉说,实现了数字化的家谱除收录最新版纸质家谱全部族人的信息外,还新增了检索查询与传承关系图及支派、地域、人员、男女、学历等快速统计等功能,使阅读查找更为快捷便利,突破了传统纸质家谱受版面限制。
用于记录孔子家族繁衍和传承历史的《孔子世家谱》可以上推至孔子。从1998年到2009年,孔子后人对家谱进行了第五次大修,将续修前家谱记录在案的孔子后裔代数向后延续至83代,新谱中至少包括14个少数民族的后裔、约20万女性以及近5万名港澳台及海外孔子后裔。
《孔子世家谱》原为手抄本,明朝时形成了“60年一大修,30年一小修”的约定。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历史上只大修过四次,分别在明天启年间、清康熙和乾隆年间,最近一次是在1937年。(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