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聂学祥 沈加华)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1.27亿元,同比增长5.3%;完成增加值41.43亿元,同比增长5.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295元,同比增长18.2%。
结构调整有序推进。我市继续推进“压麦扩薯”,优化种植业结构,种植小麦97.1万亩,同期减少13.2万亩,马铃薯、玉米播种面积分别达到62.3万亩和115.4万亩,同期增加21万亩和6万亩,粮食总产66.3万吨,增长10.8%,实现“五连增”。马铃薯高产示范片单产2260公斤,连续四年居陕南之首,薯类产量9.3万吨,增加29.8%。
特色产业稳步发展。全市今年新增省级现代农业园区4个,新认定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0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83家。新建百头以上养猪场170个、千只以上养鸡场270个,猪、禽出栏分别达到196.8万头和3315.4万只,同比增长9.3%、116.2%。种植蔬菜45.6万亩,蔬菜总产65.3万吨,同比增长7%、4.6%,其中新建设施蔬菜8163亩。核桃、板栗建园24.55万亩,产量分别达到3.26万吨、1.63万吨。种植烤烟12.5万亩,收购烤烟33万担。新建茶园9000亩,生产茶叶2660吨,实现产值3.04亿元。
生态建设步伐加快。全市今年来完成造林绿化27.55万亩,飞播造林11.1万亩,重点区域绿化21.79万亩,其中商州城周绿化0.2万亩。完成义务植树981万株。开展林权抵押贷款0.7万亩,发放贷款3090万元。扎实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及时处置森林火灾,全市森林火灾受害率为0.006‰,成灾率3.88‰,均低于省控指标。
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我市今年来完成水利投资9.5亿元,加固堤防158公里,建设基本农田4.72万亩、“四田”3万亩,防治水土流失面积625平方公里,新建饮水工程119处。商州小流峪、山阳麻庄河等9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建设。丹江流域重点段堤防建设等项目列入国家投资计划。编制完成了16个水文站建设方案,204个雨量站建设基本完成。洛南张坪水库建设按计划进行。新一代气象雷达塔楼已投入试运行,气象防灾减灾应急指挥部逐步向镇办延伸,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移民搬迁稳步推进。2011年度移民搬迁工作名列全省第一,受到省政府表彰奖励。今年共确定移民安置点211个,落实搬迁户2.1万户7.8万人,目前已启动集中安置点建设209个,2.08万户实施搬迁建房,2321户已迁入新居。启动建设整村推进项目35个。培训转移贫困户子女2978人,培训贫困人口9.01万人次,救助贫困大学生134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