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世军,江苏句容人。
这个学习农林专业,后来又从事农林专业的汉子,做梦也没想过有朝一日会成为打造“中国榉树之乡”的追梦人。
上世纪90年代,一场轰轰烈烈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浪潮在全国兴起。1999年,句容市委市政府“关于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下海领办创办农业龙头企业”的政策适时出台。
郁世军作为第三批省级科技特派员回乡创业。1999年秋,完成了华阳镇钱家边村100亩土地流转。面对杂草丛生的这片荒地,激情高涨的创业者即将面对是比杂草还多的困难。
通过对茅山丘陵山区植物资源的系统了解,和对未来生态建设的前瞻性预测,郁世军瞄准了榉树这一乡土树种。榉树是茅山丘陵山区常见树种,以其不可多得的优良特性成为城市绿化和生态工程建设普遍使用的树种之一。依靠十多年积累的经验和少量资本,在2000年小规模试验性引种基础上,2003年在原苗圃地周边新租赁100亩土地,当年春季高标准新栽榉树6万多株。到2004年,市场对2年生榉树需求旺盛,最早一批栽植榉树的农户收益颇丰,农民种植榉树的积极性高涨。当年带动60多家农户育苗30多万株,栽种面积400多亩。到2005年,栽植榉树的农户增加到500多户。榉树繁育基地建设和推广已经从华阳扩展到了春城镇的高庙、茅山镇的玉晨和天乐。在华阳高效栽培示范区划基础上相继建成了高庙榉树林茶间作示范园和茅山玉晨榉树苗材两用示范林。
2007年在经过慎重考虑和认真准备,一个建立以“榉树科技园”为主体的产业发展持续创新体系的计划终于付诸实施。规划建设面积2000亩。2007年春季开工建设,2010年3月,占地1000亩的“江苏茅山榉树科技园”初步建成。初步解决了产业链中从采种、育苗、移栽、定植、成品苗材经营等一系列技术和管理问题,创造性地实施了新型榉树高效推广模式3个,榉树高效栽培技术3项。
至2011年5月,句容市榉树发展面积已经超过30000亩,栽植榉树的农户已超过3000户,榉树栽植数量已达到800多万株,年销售苗木300多万株,榉树销售收入8500多万元。榉树年收入2万元以上的农户有700多户,4万元以上的300多户,6万元以上的100多户。句容榉树在华东地区乃至全国,面积最大、数量最多,具备了较好的产业基础。打造“中国榉树之乡”的梦想又接近了一步。
科技的大量投入和资源有效整合使榉树产业的发展充满活力。2007年—2012年,作为项目负责人共承担省、市级农业科技项目近20项,选育榉树优良新品种(家系)3个,申报林木良种2个,已认定1个、申报专利技术8项、制定地方标准2项,申报国家和行业标准3项。榉树产业在榉树科技园的推动下发展良好,产业链逐步完善,“中国榉树之乡”的雏形已经建成。榉树项目已经成为苏南丘陵山区高效农业的新亮点。在句容,榉树已成为继草莓、葡萄、水蜜桃等应时鲜果之后又一个致富农民的新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