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亚马逊中国被指卖假货不认账 消费者维权无果

亚马逊中国被指卖假货不认账 消费者维权无果

2013-03-15 15:33:34

  更重要的是,“维权真空区”的出现,更让消费者“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在亚马逊事件中,刘先生向记者出示的九阳公司与其联系的邮件中,其中一条颇引人注意:“九阳公司不会对授权电商所销售出去的产品进行鉴定。”——这也正是导致刘先生后来向工商局投诉的直接原因。在工商局的介入下,九阳公司才同意了出具证明。

  赵占领认为,“在与庞大的电商机构交涉中,消费者是弱势。出了问题需要消费者去搜集证据,多数情况下难度是很大的。”作为生产厂家,没有义务对市面上生产的产品进行鉴定是否假货,因此九阳公司的说法可以理解。但销售商将举证的责任完全推到消费者身上,就不太合理。他认为可以借鉴有的法律实行举证责任倒置,或者部分倒置,将举证的责任更多地转移给卖家。

  一方面是销售商要求消费者去找生产厂家,另一方面是生产厂家没有义务也不愿意做鉴定,于是在这中间就存在了“维权真空区”。最后,因为走投无路,大多数消费者不得不放弃。

  除了这类的要求外,一些电商的另一种要求也容易造成“维权真空区”。例如,天猫“正品保障”若需要退一赔四需要出具原厂的鉴定证明,商家承认商品假货的聊天记录截图、品牌商鉴定报告、工商局假货没收函,证明货物是假货。然而在实际处理中,“商家承认商品假货的聊天记录截图”这类证据基本很难获得。有买家表示,如果提出产品有问题,商家也同意退货,但对于产品问题就言辞含糊,不会轻易承认是假货。

  广州的伍先生告诉记者,他此前就在天猫一家店里花120多元购买了苹果的EarPods(耳机),然而拿到手却发现货不对版。“我见过正品,印制精良,但手上的产品外包装却印刷模糊,图案还有毛边。”他还专门去天河的电器城再次察看正品,确认了自己的判断。当晚联系卖家,说产品有问题,卖家同意退货,但对于商品情况则回答含糊,称是“运输磨损包装”。

  记者通过综合对比发现,虽然各大电商都对假货处理出台了一系列流程,但对于鉴定机构的说明含糊。只是划了一个大范围,包括生产厂家、质检部门、工商局或有资质的机构等等,但清楚指明鉴定方的并不多,让消费者在维权时无所适从。一些消费者认为,电商对于鉴定证明的具体出具单位、时间、效力、责任方规定不一,并且事先无明确告知,导致处理过程中随意性很强,成为他们维权过程中的最大困扰。

  • 相关阅读
  • 一伙自称“少林寺俗家弟子” “佛门”为幌卖假货

      本网讯 (见习记者 陈静)近日,一伙自称是“少林寺俗家弟子”的男子,以“寻找有缘人”“宣扬佛法”为名在商州区沙河子镇向村民推销平安符等物品,据村民介绍,该男子所推销的被称...

    时间:10-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