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我国许多大城市的观测数据表明,在晴天,天气比较稳定的时候,PM2.5和臭氧浓度都非常高,易形成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的混合污染状态。“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灰霾和光化学烟雾可能同时叠加出现,也可能相互转化。”孙扬说。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兰州西固区出现了国内首次光化学烟雾污染,此后,京津唐、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均发生过光化学烟雾污染。近些年,光化学污染越发严重,发生次数越来越多。
对此,孙扬一点也不感到意外,他认为城市污染源的增加,如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各种工厂数量的增加等等,都是光化学污染加重的关键因素。“GDP要增长,那么能源消耗就要增加,能源消耗增加就意味着排放增加,虽然排放标准也在提高,技术也在进步,但从目前效果来看,排放还是在持续增加,排放增加的结果就是各种污染的增加。”
陈强指出,在出现大范围光化学污染的紧急状况下,可以通过喷洒化学抑制剂,通过降低污染物的浓度,达到暂时控制光化学污染的目的。但是,孙扬认为,减少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才是防治光化学污染的根本所在。
刘红年介绍,机动车尾气是造成光化学污染的“罪魁祸首”,所以严格遵守排放标准,提高油品质量,使用清洁燃油,改善机动车发动机工作状态、安装机动车尾气净化装置等,是防治光化学污染的重要方法。同时,加强对工厂的废气排放管理,减排限排;设立监测站,经常监测光化学污染的状况等也是必不可少的方法。
此外,绿色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不同的植物对二氧化硫、氯气、氯化氢、臭氧、放射线、氨、铅等有害物质有不同的吸收能力,大面积地植树造林,增加绿色植物,既能调解大气中的碳氧平衡,又能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也是防治光化学污染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