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2013年基础物理学奖在瑞士揭晓

2013年基础物理学奖在瑞士揭晓

2013-03-22 12:10:22

  基础物理学基金会20日晚在瑞士日内瓦揭晓了2013年基础物理学奖,美籍俄裔理论物理学家亚历山大·波利亚科夫摘得基础物理学大奖,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和来自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7位科学家分别获得了年度基础物理学特别奖,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张首晟荣获物理学前沿奖并入围年度基础物理学大奖。

  亚历山大·波利亚科夫教授因在弦理论和场理论中的重要发现被评委会选为本年度基础物理学大奖得主。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张首晟与他的同事查尔斯·卡内和劳伦斯·莫兰坎普因在拓扑绝缘体理论上的预言和重要发现,共同获得了物理学前沿奖。张首晟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过去的五六十年里,信息科技一直高速发展,但目前却遭遇了瓶颈。在这个关键的时候,需要基础物理学的支持才能为信息科技带来新的机遇。目前的芯片材料由于不能很好地解决发热问题,已难以支撑信息技术按照摩尔定律的速度发展下去。而拓扑绝缘体的发现和应用则有望从材料上开拓一个新的天地。”

  【链接】

  基础物理学奖是由俄罗斯富商尤里·米尔纳设立的一个物理学奖,旨在鼓励科学家为理论物理作出贡献,使世人认识到理论物理的重要性。与诺贝尔物理学奖不同的是,基础物理学奖并不特别要求对科学理论能够被实验印证,因此像霍金那样公认在研究领域有重大贡献,但不能用实验证明其理论的物理学家就有机会得奖。基础物理学奖最高奖金额为300万美元,几乎相当于诺贝尔奖的2.5倍。

  • 相关阅读
  • 调查显示:吸烟会导致严重PM2.5污染

      由日本癌症学会等18个学会组成的“推进禁烟学术网络”日前公布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吸烟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大量细颗粒物(PM2.5),严重污染可吸烟场所的室内空气。专家呼吁,室内应完全禁烟。  ...

    时间:03-25
  • 石墨烯联手辉钼矿催生新型闪存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科学家通过将石墨烯和辉钼矿(分子式为MoS2)两种具有优越电性能的材料相结合,制成了新型闪存的原型,在性能、尺寸、柔性和能耗等方面都很具前景。相关研究报...

    时间:03-25
  • 柔性屏幕能否引领时尚风潮?

      最近,苹果公司公布的一项名为“采用柔性屏幕的双向稳定设备”的专利申请受到广泛关注,未来苹果公司的产品采用柔性OLED屏幕让人们充满了期待。请关注——柔性屏幕能否引领时尚风潮?  打...

    时间:03-25
  • 气温每上升2℃飓风频率激增10倍

      以往的研究表明,气候变暖会导致极端暴雨的频率增加。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尼尔斯·玻尔研究所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如果气候变暖促使温度上升2摄氏度,极端风暴潮将变得更为频繁,频...

    时间:03-25
  • 雷暴天气安全须知指南 尽量少用手机

      1.出现雷雨时,最好关闭音响、电视机等家用电器,并拔掉电源插头,防止雷电从电源线入侵,造成火灾或人员触电伤亡。  2.尽量不要使用电话、对讲机。减少使用手机,因为手机作为金属设备,有可能遭到雷击。  ...

    时间:03-25
  • 腾讯公司:微信商业化步伐加快

      近日,腾讯公司公布了去年全年业绩报告。财报显示,2012年,腾讯营收达到438.94亿元,同比增长54%,净利润123.32亿元,同比增长24.8%。财报发布后,包括CEO马化腾在内的4名腾讯高管出席会议,回答了分析师们的提...

    时间:03-25
  • 北京农业科技贡献率近七成

      从北京市农委获悉:北京市不断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实施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农业农村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9%。  科技对农业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2012年,北京市制定了《关于...

    时间:03-25
  • 科普事业呼唤高层次专门人才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基础社会工程,这项社会工程呼唤高层次的专门人才。近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部署,教育部和中国科协决定在清华、北航、北师大、华东师大、浙大、华中科大6所高校和中国...

    时间:03-25
  • 有机碳同位素技术揭示环境污染来源

      城市土壤,特别是污染场地及其附近区域的,容易受工业和人类活动强烈影响,其环境质量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工业区土壤污染物的来源、范围及迁移过程等,是我们急需了解的,以便对工业区地区及其周围环境的土壤质...

    时间:03-25
  • 可燃冰开采:商业化之路还有多远?

      近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宣布,已成功从日本近海地层蕴藏的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中分离出甲烷气体——这是全球首次通过在海底分解“可燃冰”取得天然气,标志着日本在可燃...

    时间:03-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